桂剧的溯源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桂剧
  • 作为广西主要剧种的桂剧,到底是怎样演化形成和发展的?特别是源于何地、始于何时?至今未有定论;到目前为止,区内最权威的讲法是“从祁戏演化而成”。笔者近年在负责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对桂剧的发展史情有独钟,勤年经考,浅有心得,认为全州就是桂剧演化形成的第一起源地。余半,深知以己之愚鲁之学浅,虽皓首穷经亦难窥桂剧之博深,一管之见,祈求方家指正。

    据新版《全州县志》载:“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州属西延区油榨坪创办桂剧“秀”字科班为广西最早桂剧科班”。资源古名西延,自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由全州州守柳开招抚粟氏纳入全州版图后,就属于全州的一个区,叫西延区或乡。西延分而设置资源县,是在1935年。1952年又撤县为区重归全州;到1954年6月又恢复县置。该县隶属全州历时千年之久。

    科班又叫科儿,是旧时招收儿童,培养为戏剧演员的教学组织,一般是指受过正规严格教育和训练的班,而且有资历。“广西最早科班”单指创办科班时间,并不包括此前半路家的艺人,这就为桂剧的历史朔源留有了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桂剧始办科班与桂剧的传入演化和形成是有时空区别的。

    据1956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戏曲工作室整理编印的《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一书载:桂剧“……在明永历年间(1650年左右)就已流行”。并说桂剧“和徽戏的关系很大……与祁剧更有密切的关联,它们不但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剧目相同,而且可以同台演出”。并较为权威性地分析:“桂剧乃曲、乱弹传入广西之后,为了适应地方语言及风俗习惯的特点,就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而又保存了一定优秀传统的一种地方戏曲”。又有史载,从明宣德得年间起(1426年),就有《山坡羊》、《耍孩儿》、《闹五更》、《枝技儿》等中原戏曲相继传入桂北再由桂北再向桂中东部延伸,并逐渐演变成桂剧这个广西主要剧种。

    猜你喜欢

    桂剧的溯源

    作为广西主要剧种的桂剧,到底是怎样演化形成和发展的?特别是源于何地、始于何时?至今未有定论;到目前为止,区内最权威的讲法是“从祁戏演化而成”。笔者近年在负责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

    2022-05-21

    桂剧名家唐景崧

    唐景崧(1841―1903),字维卿,广西灌阳人。同治四年(1856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吏部主事。光绪八年(1882年),法越事起,自请出关赴越南招刘永福黑旗军。次年,抵越南

    2022-05-21

    桂剧的艺术特点

    桂剧汲取祁剧、京剧、昆曲等剧种的声腔和表演艺术,唱做念舞俱重,尤以唱工细腻、做工传神见长。桂剧的声腔音乐属皮黄系统的板腔体,以弹腔为主体,兼有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等。弹腔

    2022-05-21

    桂剧大师蒋晴川

    蒋晴川,(1885-1896)名昌正。广西兴安县湘漓镇犁头圩人。生于咸丰五年(1855)十月。自幼从师学习桂剧,饰演旦行,到同治末年在桂林初露锋芒。为博采众长,后到湖南学习祁剧

    2022-05-21

    桂剧旦角演员张树萍

    张树萍,广西桂林市桂剧团旦角演员,生于1964年。她于1983年毕业于广西戏校桂剧表演专业。曾得桂剧表演艺术家尹羲、秦彩霞的传授。擅演剧目:《失子惊疯》、《瑶妃传奇》、《风采壮

    202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