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乐器――呼胡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晋剧
  • 呼胡,拉弦乐器。又名梆胡、胡芦子。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用于传统晋剧中路梆子)、北路梆子蒲剧伴奏。

    琴杆乌木、紫檀、红木或花梨木制作。琴筒椰壳制,称壳子。蒙桐木板。全长78、面板直径14厘米。千斤又称中码,木制、骨制或铜制,用丝弦紧绑在琴杆(称“担子”)的腰部。两轴,旧时张粗老弦或皮弦(羊肠制),现改用尼龙缠钢丝弦。码子用枸杞根或竹制作。弓子系马尾,弓杆用细石竹制,或用两块薄竹片粘在一起制成。弓长80厘米。

    演奏时,左手食、中、无名、小指戴皮制指套(手帽),可使发音更清脆、嘹亮。定弦称“定调门”,依演员的音域而定,多定为bB、G、F、E调。内外弦为Ia、mi或re、Ia弦。音域约十二度。弓法有连弓、抖弓、断弓、顿弓、甩弓等。指法有揉弦、打弦、上下滑音等技巧。揉弦又有滚揉和鼓揉之分。滚揉是手指在弦上作原位上下滚动,发音柔和;鼓揉是用手指的力量压迫琴弦,使发音略高,且刚劲有力。

    板胡类乐器用于山陕梆子系统地方戏曲伴奏已有较长的历史。清代乾隆五十年(1785)吴太初《燕兰小谱》载:“蜀伶新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付之,工尺咿唔如话”(蜀伶,系指当时山陕梆子艺人多为四川籍)。至近代,呼胡、二股弦、三弦、四股弦(月琴)已成为晋剧等梆子腔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称文场四大件。也是地方戏曲耍孩儿的主要伴奏乐器,又称第一大板胡、正弦。

    猜你喜欢

    中路梆子——晋剧的发展历程

    由于元杂剧是以北方音乐曲调为基础的,一旦脱离开它赖以生存的中原土壤,很快就走向了衰落,杂剧在元末明初处于低潮。然而,艺术的源泉是不会枯竭的,山西戏曲之乡到了明中叶以后,戏曲演出

    2022-07-23

    [晋剧]在宫院我领了万岁的旨意(《打金枝》国母唱段)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P1:王爱爱《[晋剧]在宫院我领了万岁的旨

    2022-06-07

    [晋剧]算粮事为丈夫自有主张(《算粮》选段)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P1:刘汉银《[晋剧]算粮事为丈夫自有主张

    2022-06-07

    晋剧妆面人生

    中国戏曲的化妆,于"生""旦"叫做"扮俊"、"洁面"或者"素面",目的在于美化,特征是千人一面,人物形象和个性主要通过服装和表演来展现。而对于"净""丑"来说,化妆便是画脸谱,

    2022-05-17

    晋剧乐器――呼胡

    呼胡,拉弦乐器。又名梆胡、胡芦子。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用于传统晋剧(中路梆子)、北路梆子、蒲剧伴奏。琴杆乌木、紫檀、红木或花梨木制作。琴筒椰壳制,称壳子。蒙桐木板。全长78、

    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