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调 -知识点滴-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07
  • 来源:爱戏网

大平调因唱腔比高调(即河南豫剧)低,故名平调;又因使用的梆子特大(长约二尺),故又名大梆戏,俗称大油梆。

大平调形成于明清初,活动于豫北、冀南、鲁西北,是河南古老的剧种之一。

大平调的唱腔音乐独具特色,感情浓郁,质朴无华。曲牌音乐分为唢呐、竹笛、丝弦三种。它的乐器更是别具一格,文以大弦(八角月琴)、二弦(木制短杆二胡)、三弦为主;武场除用一般锣鼓,配有独特风格的大铙、大镲(俗称四大扇)和尖子号,宜于造成威武雄壮的强烈气氛。

大平调的传统剧目大多为历史题材,(红脸)(黑脸)戏较多,戏也占一定比重。

解放后,大平调得到发展,版了剧本,灌制了唱片,整理加工了不少传统剧目,上演了一批现代剧目,在百花园中放出了夺目的光采。

猜你喜欢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