遒劲、挺拔、气势浑厚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06
  • 来源:爱戏网

北京实验京剧团演的新编历史戏《正气歌》,是一首大气磅礴的壮丽史诗。

这个戏的立意非常深刻,戏剧结构以及文学语言也都很工巧、精湛。经过了舞台的二度创作,在导、表演和唱腔、音乐、舞美等方面,也都做出了不少新的成绩,给人们以相当强的艺术感染。

在唱腔创作方面(包括唱腔设计和演员的再度创作,以及导演、琴师的创作启示),既很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气质,又有很浓郁的京剧风格,特别是文天祥的唱腔,遒劲、挺拔、气势浑厚,其间蕴含着不少前辈名家如汪(桂芬)、高(庆奎)、余(叔岩)、杨(宝森)等在演唱艺术上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听来真是神完气足、美不胜收!

金殿一中,“胡笳凄厉云昏暗”的[西皮导板]、[快板]。唱腔是邪么雄劲有力,把人物面对昏暗现实的一腔愤慨情绪,表现得异常充分、活现。

第三场“释疑”,文天祥被扬州守将李庭芝误解,身中箭伤后的极度困境中,他面对赶来赔情的忠良李庭芝,和那个带有灰心情绪的文季万,唱了一大段西皮H昌腔“一片丹心千片碎”,这是一个展现人物磊落胸怀,并坚定“山河重光”信念的带有感召性的陈述唱段,这段唱腔在板式上的变化,和行腔色彩上的渲染,手法是相当高明的。“一朝何止九回肠”使用了下行低沉的尾腔,“再休提回故乡把高堂奉养”又选用了迂回萦绕的[回龙腔],意态显得异常深邃动人,及至“大丈夫怎忍看亡国的凄凉”的一个慢板下旬,又化用了传统红所常用的,拖“凡”字的落腔,音调凄厉、含蓄万千、声情十分感人,此,这段唱腔在[慢板]、[二六]、[快板]以及叫散的儿个转处,处理得也很有层次,为人物坚韧不拔、肝胆照人的形象刻划,增添了光彩。

最后在兵马司土牢中的大段反二黄抒情唱段“半生中等闲看千魔百障”,也是非常精彩的。这个唱段,在编腔上运用了移位的手法,使歌唱的音区提高,把原属低沉伤感的反二黄曲调,经过一番加工再创造,变为刚劲有力、雄沉激扬的曲情,用以抒发壮志未酬等复杂的感情。这个创造也是很为出色的,此外还有很多精彩唱段,就不尽详述了。

通过《正气歌》的演出,我们又看到了李崇善这位杰出的老生演员,在演唱艺术上的崭新成就。他那嘹亮、坚实的歌喉,清新、醇厚的韵味和邪富有表现力的声乐技巧,又有了很大的精进。并且他的歌唱已唱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很有魅力;此外如李玉芙、孟俊泉、王晓临、蒋弘翔、李浩天等同志,也都各有不少新的创造。当然这些成就,也都离不开编导人员和乐队同志们的创作劳动。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