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城北:京剧《巧县官》二题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03
  • 来源:爱戏网

正名与闯路

京剧诸多行当里,角在绝大多数传统剧目中,向来只起插科打诨的作用。究竟丑角这一行当有没有大用、能不能在大戏中扮演第一号人物?——这个京剧界(尤其是丑行演员)长期以来思索的问题,却被一些地方戏做了成功的实践,如豫剧《唐知县审诰命》、《卷席筒》等。再者,粉碎“四人帮”后,欢笑的人民格爱看喜剧。话剧《枫叶红了的时候》的成功,给京剧丑行演员以鼓舞、激励。中国京剧院三团丑行的九名同志,认识到为自己的行当正名是时代的需要,于是找来了吕剧《逼婚记》剧本,决定以改编排演的实践去闯出一条新路。

闯新路,何其难!丑角主演大戏,就是有着精深造诣和享有崇高声望的萧长华老前辈都没敢做、甚至是没敢想的。这九名年方四十的丑行弟子贸然想排大戏,岂不有欺师之嫌?其次,团里、净行当的主演甚多,排演计划早达到超饱和状态,丑角为主的戏如何能塞得进去?再次,不会有专职的编、导、音、美人员愿意参加这项工作,一切就只能由自己白手起家……

《巧》剧组十八名演员没被困难吓倒,他们苦苦地鏖战了两年,排除了外界某些流言蜚语的干扰,克服了自身也常出现的动摇心理,终于献出了奇花《巧县官》,赢得了京剧界和广大观众的赞扬。这说明,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为自己从事的事业正了名,才可能以巨大的毅力和韧性战胜重重险阻,去闯开一条新路!

有“角儿”和“有戏”

旧社会有的观众主要是看“角儿”。即使剧本无“戏”,也能因“角儿”的一唱一念、一做一打,甚至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而招出“满堂好”。浩劫之后,“角儿”已不多。但是今日的观众,因时代的变革而更新了自己的欣赏趣味。他们依然希望有“角儿”,但首先希望有“戏”。只要“戏”真好,没“角儿”也能满。

《巧》剧组十八名演员中,没一位唱过“头牌”,大多处于二、三路的状态。但是他们有着二十年的舞台经验,有着为丑行正名的强烈愿望,拚命在“戏”上下功夫以求补救,才有今日这样的成果。

猜你喜欢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

马小曼

马小曼(1947年-),女,京剧旦角。马连良之女。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派青衣,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之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作为北京京剧院“梅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