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开场戏、压轴戏和大轴戏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京剧
  • 开场戏
  • 压轴戏
  • 京剧是一种程序化艺术,不仅演员的脸谱、动作、唱腔等是固定的,连戏的安排都井然有序。

    在京剧中,剧本有本戏与连台本戏之分。本戏就是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大戏,如《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等;连台本戏就是连日接演的整本大戏,如《狸猫换太子》、《西游记》等。除了整本戏,京剧中还常常演子戏——过去的传奇戏每本多分为若干折,其中有些比较精彩的、情节上相对具有完整性的,则便可以单独演出。如《四郎探母》中的《坐宫》、《探母回令》,《甘露寺》中的《回荆州》等等。汇合若干个折子戏,则可以作为一场演出。折子戏专场的演出顺序基本上根据演员名气、技能和观众心理等因素进行统筹安排,可分为开场戏和轴子戏。

    何为开场戏

    开场戏又称“帽子戏”,头是人之顶,帽子又在头之上,可见其前沿性。开场戏作为一场演出的第一个节日,往往在一阵紧锣密鼓声中引出,所以开场戏又称“开锣戏”。京剧开场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往往采取欲扬先抑的做法,开场拖得很长,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等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排场、摆谱就开始了。而且,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京剧亦不例外,它将最简单的剧目放在开场戏中,让观众逐渐融人其中。例如《天官赐福》、《百寿图》等情节简单易懂、热闹喜庆的剧日往往都会被作为开场戏。

    何为压轴戏

    以前,京剧的一场折子戏演出多的会包含十几个剧曰,演出时间可以长达五六个小时,为了有所突出,所以将演出中轴心的剧目叫做“轴子戏”。

    之所以叫“轴子”,是因为清、民初时期的戏班中,每当打本子(即编写剧本)时,便将剧本的台词用毛笔直接写在长条的纸上,写完卷起来后,剧本看起来就像一轴画似的。遇到大戏,纸就写得很长,卷起来有粗粗的一轴;如果是小戏,纸就用不了多少,这样纸卷短细,因而京剧中关于戏的称呼有大轴、中轴、小轴的说法。

    何为大轴戏

    轴子戏往往是折子戏中比较重要的剧日,第二、三出戏叫做“小轴子”或“早轴子”;第五、六出戏,称为“中轴子”;倒数第二场,是主戏,叫做“压轴子”,俗称“压轴戏”;最后一场,有时候是主戏,称为“大轴子”。大、中、小轴戏一般是武戏,压轴戏则往往是注重唱做的文戏。

    压轴戏因为紧随大轴而得名,在众多观众的眼中,压轴戏是整场戏剧的精华所在,非常值得观赏,有些人还特地只看压轴戏。

    最后一个剧目是大轴子戏,又称“压台戏”,本意是出演质量最高、分量最重的剧目,让整个舞台在最后出现高潮,减少观众提早退席。但有时因为有压轴戏,排在最后的一出就显得无足轻重,常常就安排一些轻松幽默的小戏,充满趣味性,使观众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有序地散去,因此又有“送客戏”之称。

    猜你喜欢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