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起霸、亮相、走边、趟马、水袖与毯子功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京剧
  • 起霸

    相传起霸因首先用于明代传奇《千金记·起霸》一而得名,是表现古代将士征上阵前整盔束甲的情境。

    起霸是戏曲演员必练的一项基本功,有男霸、女霸之分。男霸由提甲出式亮相、云手、踢腿、弓箭步、骑马蹲裆式、跨腿、整袖、正冠、紧甲等基本动作连贯组成;女霸由出场式亮相、云手、塌步、鹞子翻身、整袖、正冠、掏翎、紧甲等基本动作连贯组成。

    亮相

    亮相指的是剧中人在上、下场或一段舞蹈动作结束时的暂短停顿,通过形体造型,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

    亮相有单人、双人、多人的不同形式,根据不同的人物和剧情以及人物在剧中所处的或主或从、或胜或败、或褒或贬的地位,又有高矮、正偏、快慢之分。亮相要求姿势稳健、优美,恰当地表现人物情绪,大多伴以节奏强烈的打击乐器,要求做到静中有动,气韵连贯,画面美观。

    走边

    走边是京剧武功表演程式之一,多用于夜行、巡营、秘密侦查等行动。走边的特点是要求身手轻捷矫健,突出在曲折小径上疾走、夜行时脚下崎岖不平以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严密注意周围环境的感觉。

    走边主要由正、反云手,各种踢腿和飞脚、旋子、蹦子、扫堂腿、飞天十响以及快三步等动作组合而成。分单人、双人、多人等多种形式。

    趟马

    趟马是指表现策马疾行的表演程式,一称“马趟子”,主要由圆场、转身、勒马、挥鞭、高低亮相和三打马等动作组合而成;女性人物有时还有鹞子翻身、卧鱼、掏翎等动作。

    趟马分为:单人趟马;双人趟马;多人趟马。

    毯子功

    毯子功的内容包括翻、腾、扑、跌、滚、摔等各项基本功。由于这些强度高、难度大、技术条件复杂的训练,均需在毯子上进行,以保护练习者不受伤害,故而称之为“毯子功”。

    水袖功

    水袖是指戏曲人物服装中袖子前面装饰的两块白绸子。水袖功为京剧表演特技之一,水袖是手势的延长和放大。

    水袖技巧的基本要领,在于肩、臂、肘、腕、指等各个部位的协调配合,演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熟练地掌握水袖的性能和动作要领,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甩发功

    京剧中等角色有的会在头顶上扎束一绺长发,称“甩发”;角在“大头”右边分出一绺头发,叫做“发绺”。演员可以通过舞动甩发或发绺来表现人物的激动心情,这种表演技术叫甩发功。男角色的甩发又叫“梢子”,故又称“梢子功”。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