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里的龙套是什么意思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龙套
  • 戏曲
  • 京剧
  • 龙套,传统戏曲的一种角色行当,是扮演兵卒、夫役等随从人员和群众的角色。龙套本指戏中随从人员和群众演员所穿的衣服,因上面绣有龙纹而得名,后来龙套的内涵扩大,不再专指特殊形式的龙套衣,而成为京剧角色的代名词。

    龙套为什么又称“文堂”、“流行”

    “文堂”可能源于演员穿着带水袖的文职服装,上阵但不参加开打,主要职责是在将帅升堂时站堂;“流行”大抵是因为他们在舞台上流动性大,一会儿演士兵,一会儿演太监。有时为了烘托殿堂或公堂上的森严气氛,可以整戏都纹丝不动,站脚助威;有时则频繁跑动,穿梭起舞。为了表明这一行的角色很杂,流动性很大,所以又叫“流”行,或“杂”行。

    龙套为什么也叫“打旗的”

    龙套往往以整体出现,一般以四人为一堂,分为头、二、三、四家(或头、二、三、四旗),以头家为带头人。在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以表示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的作用。他们在双方交战时摇旗呐喊,手中常拿着门枪旗、红门旗、飞虎旗,或风旗、水旗、火旗、云牌等,故又叫“打旗的”。

    龙套的两种主要技能

    龙套演员的两种主要技能。一是“唱”,根据剧情需要,齐唱各种曲牌,如 [朱奴儿]、[泣颜回]等。当主帅升帐或在某种特定景中时,龙套还须大声喝喊堂威,如喝喊“有!”、“啊!”、“噢……”等。二是“队形变化”,龙套演员必须要熟悉自己在舞台上的站位,他们有各种不同的排场以及队形变化,如二龙出水、挖门、站门扯四门、大摆队、倒拖靴等等。

    为什么叫“跑龙套”

    戏曲术语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跑龙套”一词,就是扮演剧中的龙套角色。在舞台上,龙套常常跟着主帅跑上跑下,而且台上各种集体上下场的队形、各种舞台部位的变换,甚至舞台气氛、环境变化,都要龙套“跑”出来,故而叫“跑龙套”。

    龙套这一行在京剧发展的早期是没有的,发展到主角制时期才出现。龙套虽然是杂行不被重视,但在舞台演出中却是必不可少的,几乎每出戏里都有龙套。但一般剧团已很少专职龙套,多由其他角色兼演。而以前在京剧科班里,学员入科后启蒙的舞台训练就是跑龙套。无论学什么行当演什么角色,都必须经历这个阶段,再慢慢地发展到演配角甚至主角。

    猜你喜欢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