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界的“丑行宗匠”——萧长华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丑行
  • 萧长华
  • 京剧
  • 萧长华,于北京梨园世家,自幼学戏。12岁登台,15岁专工行。27岁应富连成科班之聘任总教习。除主教丑行,生、诸行戏也遍为教授。

    青年时代的萧长华与谭鑫培、王楞仙、何桂山、黄润甫、金秀山、刘鸿升、龚云甫、杨小楼等名匠同台献艺。在长年的舞台磨练中锐意求进、严谨不苟,为人配戏从不喧宾夺主,起到烘托的作用,颇得名家器重。

    在80年的舞台生涯中,萧长华刻意求进、勇于变革,在京剧舞台上成功的塑造了一大批为人们所喜爱的丑角艺术形象,如《群英会》的蒋干、《审头刺汤》的汤勤、《乌龙院》的张文远、《法门寺》的贾桂,以及他塑造的杨国忠、朱焕然、吴士公、周幽王、孙秀等等形象,忠邪善恶、嬉笑怒骂、面目各异、逸趣纷呈,展现了他洁净脱俗,灵俊高雅的艺术特色。

    萧长华嗓音清脆洪亮,念白爽利流畅,吐字清晰明快,传情达意于轻重疾徐、抑扬顿挫之中,富有音乐性和韵味美。身段做派细腻简洁、灵活大方,他的表演善于体察生活,揣摩人物的性情、心理和神态,着力以形传神。

    萧长华最擅“方巾丑”,他演的蒋干是一个迂而不呆、酸而不谄、举止温文,一身儒气的谋士。心地无邪而尽做蠢事,可笑而又可爱;他演的汤勤是一个狐假虎威、忘恩负义的势利小人,虽有风雅之态却狡黠轻狂,可鄙又可憎。著名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评述萧长华的艺术:“谑而不虐,夸张而不失其真,诙谐于严肃。”著名作家田汉有诗赞之:“盗束争疑真蒋干,审头都说活汤勤。”

    萧长华还是一位戏曲艺术教育家,京剧界杰出人才雷喜福、马连良、李盛藻、李世芳、侯喜瑞、刘连荣、袁世海、马富禄、叶盛章、叶盛兰、艾世菊、曹世才等等都出白他的门下。在科班,萧长华主持编剧、整理和教排了大量传统剧目,计约400余出。

    建国以后,萧长华曾经任中国戏曲学校副校长,校长,为京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