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的历史介绍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莆仙戏
  • “文化大革命”期间,莆仙戏遭到严重破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三打王英》等大批好的和比较好的剧目,被打成“毒草”受到批判,许多艺人受迫害,剧团被撤销。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莆仙戏再次获得解放。1978年后,两县专业剧团陆续恢复演,并涌现出许多民间职业剧团。80年代初,为解决莆仙戏演员青黄不接问题,福建省艺术学校委托莆田地区举办莆仙戏学员班。莆、仙两县还分别办起艺术学校,培养一批青年演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莆仙戏和其他剧种一样,获得新的繁荣与发展。1979年2月,仙游县鲤声剧团重新排演由陈仁鉴(执笔)、柯如宽、江幼宋编剧的《春草闯堂》,赴京参加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剧本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该剧先后被全国600多个剧团移植演出,中国京剧院等还携带该剧到香港地区及国演出,在东南亚颇有影响。

    从1981年至1997年,莆田、仙游两县剧团先后改编、创作、上演一批优秀剧目,如《状元与乞丐》、《新亭泪》、《鸭子小传》、《秋风辞》、《遗珠记》、《葫芦湾》、《刘贺登基》、《逃难记》、《乾佑山天书》等,均在省戏剧会演中获奖。

    猜你喜欢

    莆仙戏名家朱石凤

    朱石凤,仙游县人,1927年出生,莆仙戏著名导演。朱老幼年家境贫寒,十岁就入私人戏班从艺,攻文旦、花旦、跨青衣,并逐步成为该戏班的主要演员,先后在《十八条》、《薛仁贵》、《刘知

    2022-05-28

    莆仙戏名家陈仁鉴

    陈仁鉴,戏曲编剧。福建仙游人。1945年毕业于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科。曾任中学教员。建国后,历任仙游县编剧小组编剧,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编剧、副所长,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合著莆

    2022-05-28

    莆仙戏名家王国金

    王国金,1940年出生,仙游县赖店镇人,从小送给人做童养媳,十二岁从涵头(涵江)逃回。十四岁到鲤声剧团探亲,艺委会主任陈仁鉴发现她的艺术潜质,说服领导留下她。先学小生,不久拜陈

    2022-05-28

    莆仙戏名家王少媛

    王少媛,女,1964年出生,福建仙游县盖尾镇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福建省莆仙戏剧院院长。

    2022-05-28

    莆仙戏第一旦王少媛

    王少媛被誉为福建省“莆仙戏第一旦”的王少媛,女,生于1964年10月,仙游县盖尾镇仙华村人,中共党员,工青衣,兼工闺门、花旦,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戏剧

    202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