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的优美唱腔与独特舞美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婺剧
  • 婺剧唱腔优美,韵味独特。音乐大锣大鼓,雄壮豪放。表演上具有古浑朴,强烈夸张,活气息浓郁的特色。它不但保留了许多面具以及傀儡、舞等古老的表演动作和程式,且拥有变脸、耍珠、舞叉、窜、耍叉、打飞锣、踢剑、窜火圈、穿刀、双龙海、七十二吊等大量特技表演;各行角色大都文武不挡,有文戏武做、武戏文做的表演风格。如被誉称“天下第一桥”的《断桥》就是一出典型文戏武做剧目。用“蛇步”和大幅度变化的“裙舞”来表现白素贞的善良和小青的刚直;用一连的翻跌技巧,来表现许仙这一小商人的怯懦性格。白素贞、小青、许仙她们唱、做、跌,三者紧密配合,相互烘托,齐头并进,变成一个又一个优美又有意境的雕塑式画面,在这个既静又动的画面中,白素贞真切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虚拟的蛇形表演程式动作更是粗犷强烈,将小青疾恶如仇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婺剧的舞台美术,过去基本上是一桌二椅,但它充分发挥龙套的作用,来渲染气氛和衬托环境。它的龙套服装制作特别精工讲究,分红黄绿白黑五色,全用金线蟠绣。如《送徐庶》刘、关、张、赵四人后面均各立四龙套,分红绿黑白四色,组成了一道绚丽多彩的底。又如《昭君出塞》,昭君坐车停于舞台中心,红、黄、绿、白四色十六个龙套,在她周围边唱边转圈,停下来便表示一个环境这里的龙套,起着“转台”和“跑幕”的作用。又如《三打王英》王英下山更换服装,四龙套持蜈蚣旗面朝观众一字并立,将王英遮住更衣,迅速分立两旁,这里龙套又起着"二道幕"的作用。《水擒庞德》四龙套一连,又成水坝……。婺剧中的四龙套已不仅仅代表千军万马,而是以虚拟夸张为特点的婺剧舞台美术的“七巧板”。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开始有所谓“布景”。

    猜你喜欢

    婺剧乱弹伴奏乐器(笛子)

    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

    2022-05-25

    农村婺剧团的化妆

    200年前,四大徽班进京,融二黄、西皮、昆、秦诸腔之长,衍变成了京剧。婺剧则是徽剧早在徽班进京前向南流入的一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曾这样赞过婺剧:“京剧的前身是徽剧,京剧要寻

    2022-05-25

    婺剧乱弹伴奏乐器(板胡)

    板胡是伴随着地方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擦奏弦鸣乐器。 它的名称是因为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的。又称梆胡,秦胡,胡胡,呼胡,大弦和瓢。 板胡在中国大约有30

    2022-05-25

    婺剧乱弹的伴奏

    研究一个剧种的伴奏,先得了解这个剧种的主奏乐器。每个剧种(或声腔)都有自己的领奏乐器,如京剧是京胡,昆曲是曲笛,越剧为主胡,广东粤剧为粤胡,梆子则为板胡,湘剧是大筒,滩簧用二胡

    2022-05-25

    婺剧的剧种特点

    婺剧中的高腔有西安高腔、西吴高腔、侯阳高腔三种。西安高腔形成于衢州一带,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这种高腔唱时以鼓为节,有人帮腔,就是古代杂剧的“一唱众和,锣鼓帮附”的遗风,较为古

    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