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剧伴奏乐器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傣剧
  • 又称冬锣。通体用青铜铸成,圆盘形,中心突起呈半球形乳状,面不平坦,边缘部分也有一圈突起,边比其它锣稍宽。体大小不一,规格较多。常见的一般可分为大、中、小三种。 大面径40厘米、边宽6厘米、乳脐直径7厘米、乳高5厘米;中面径30厘米、边宽5厘米、乳脐直径6.5厘米、乳高4厘米;小面径20厘米、边宽3.5厘米、乳径6厘米、乳高3厘米。面边缘突起高度0.5厘米~1厘米,边一侧钻孔系绳。此,最小的,面径仅9厘米、边宽1厘米,音高可达a2;最大的,面径72厘米、边宽14厘米,音低可到F或G。

    又称冬锣。因锣脐突起呈乳状(半球形),而又有乳锣、奶锣、包包锣之称。 是傣、景 颇、佤、阿昌、哈尼、德昂、布朗、拉祜、傈僳、独龙、基诺、怒、彝、纳西、回、布依、 土家、壮、苗、毛南、汉等族和克木人常用的敲击体鸣乐器。景颇族称崩,佤族称罗碰、格 龙孟,德昂 族称孟、巩蒙,独龙族称笼、冬等等。广泛流行于云南、广西、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 省区和全国各地。

    演奏时,左手提绳,右手执棰敲击面中心乳脐最高处。大发音浑厚含蓄,犹如远处钟声;中发音柔和明亮;小发音清脆响亮,宛如铜铃作响。棰为一木制短棒,接一较大圆形木块为棰头,外缠布条或胶布而成。常用于西安鼓乐等器乐合奏、昆曲晋剧川剧等地方戏曲伴奏,有时也参加民族乐队演奏。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则用于节日庆祝、民间器乐合奏、傣戏、壮剧和各族民间歌舞伴奏及体育表演活动中。常常和象脚鼓(或其它鼓)、钹组合在一起使用,数量不定,音高不限,少则是一大一小搭配,大的称母,小的称公,母奏强拍,公奏弱拍。如同时使用多,奏高音可密集,奏低音要稀疏。也用于产活动中,在集体围猎时,可助威壮胆;马帮在深山密林时,可惊吓野兽、岔道不迷路; 放牧前,各户放牲口,牧归时,各家牵回牧畜。此外,在宗教祭祀活动中,是通神的法器,遇年节庆典、聚会议事、火警灾情时,又是聚众传讯的乐器。

    猜你喜欢

    傣剧伴奏乐器象脚琴

    “象脚琴”傣族叫“定光”。1982年由潞西县文工队试制,并曾在《凉水亭》、《麦收时节》等剧目中作为主弦试用。象脚琴是在傣族民间弦索乐器笋叶琴(傣语称“定戛那”)的基础上,根据象

    2022-05-24

    傣剧伴奏乐器琴

    琴,傣族敲击体鸣乐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歌舞团制作并使用。将十四面大小不同、音高有别的,按一定音序编排在一起,分三排平置于前低后高、能折叠的梯形木架上。低音在前,高音在

    2022-05-24

    傣剧伴奏乐器排

    排,是傣、景颇、德昂等族敲击体鸣乐器。傣语称蒙省、耸。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孟连等地。将五六面或七八面大小不等、音高不同的,按音高顺序吊挂在一个长方形木架上而成。木

    2022-05-24

    傣剧《竹楼情深》剧目简介

    傣剧。1985年国庆节时,德宏州傣剧团在芒市首演。编剧:潘震;导演:刀成明;舞美设计:武培根(特邀);音乐设计:龚茂春;刘汉柱由金保扮演,胡薇由万梅罕扮演,罕亮由张小冷扮演。傣

    2022-05-24

    傣剧《英纳斩蛇妖》剧目简介

    古时,勐达嘎索突然出现一条凶猛的蛇妖,多少民间少女惨遭蹂躏。百姓人心惶惶,民不聊生。勤劳勇敢的傣族小伙英纳在一欠狩猎中救下两名惨遭蛇姑吞噬的少女,他们在国王的“生日大摆”中禀告

    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