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剧唱腔委婉动人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桂剧
  • 着名作家白先勇在小说《花桥荣记》里写到桂剧:小金凤那出《回窑》把人的心都给唱了出来!是的,桂剧的唱功不是以高昂、亢亮、激越为特点,而是以圆润甜美,秀丽委婉见长。有如缓缓浮云,潺潺流水,也似和风细雨,飘然而来,沁人心脾。

    桂剧的声腔音乐属皮黄系统的板腔体,以弹腔为主体,兼有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等。弹腔,分南路(二黄)和北路(西皮)两大系,其反调形式“阴皮”和“背弓”又都自成体系。北路高亢雄壮,南路委婉低沉;阴皮略带凄婉悱恻,背弓则长于表现悲壮凄惨的情绪。

    桂剧的唱腔并不是开始就以秀丽婉转见长,欧阳予倩改革桂剧之初,还评论桂剧腔调不如京调的宛转变化,但觉得它比京调来得朴素一点,尤其是字句比较容易听得出。他改革桂剧之后,在保持桂剧的音乐特色的同时,大胆地吸收兄弟剧种有益于桂剧的唱腔曲牌来丰富桂剧。再且,从二十年代以后,桂剧名角不断涌现,桂剧的表演逐渐完善定型,其风格趋向于委婉细腻。

    另外,桂剧是以桂林话来唱的,桂林方言发音比较平和,比如“饭”,普通话是第4声,桂林话是第2声,“宴”,普通话是第4声,桂林话是第2声,“各”,普通话是第4声,桂林话是第2声等等等等,用音乐行话讲就是低了两度,唱起来声调尤其婉转低回,抑扬有致。

    着名戏曲作家田汉在观看桂剧演员如意珠主演的《三堂会审》后,写诗赞道“桂林春雨晚潺潺,看戏听歌兴未阑。名不虚传如意旦,珠喉婉转唱苏三。”

    田汉看了桂剧名演员尹羲的《桃花扇》后,也写道:无限缠绵客断肠,桂林春雨似潇湘,善歌常羡刘三妹,端合新声唱李香。可见桂剧“轻盈婉丽”、“缠绵悱恻”的风格是有口皆碑的。

    猜你喜欢

    桂剧的溯源

    作为广西主要剧种的桂剧,到底是怎样演化形成和发展的?特别是源于何地、始于何时?至今未有定论;到目前为止,区内最权威的讲法是“从祁戏演化而成”。笔者近年在负责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

    2022-05-21

    桂剧名家唐景崧

    唐景崧(1841―1903),字维卿,广西灌阳人。同治四年(1856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吏部主事。光绪八年(1882年),法越事起,自请出关赴越南招刘永福黑旗军。次年,抵越南

    2022-05-21

    桂剧的艺术特点

    桂剧汲取祁剧、京剧、昆曲等剧种的声腔和表演艺术,唱做念舞俱重,尤以唱工细腻、做工传神见长。桂剧的声腔音乐属皮黄系统的板腔体,以弹腔为主体,兼有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等。弹腔

    2022-05-21

    桂剧大师蒋晴川

    蒋晴川,(1885-1896)名昌正。广西兴安县湘漓镇犁头圩人。生于咸丰五年(1855)十月。自幼从师学习桂剧,饰演旦行,到同治末年在桂林初露锋芒。为博采众长,后到湖南学习祁剧

    2022-05-21

    桂剧旦角演员张树萍

    张树萍,广西桂林市桂剧团旦角演员,生于1964年。她于1983年毕业于广西戏校桂剧表演专业。曾得桂剧表演艺术家尹羲、秦彩霞的传授。擅演剧目:《失子惊疯》、《瑶妃传奇》、《风采壮

    202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