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腔大师陈依白个人简介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高腔
  • 陈依白,苗族。1921年4月身于辰河高腔的发源地――泸溪县浦市古镇。其父曾做过团总,爱好高腔,常常在家里哼唱。繁华的浦市当时拥有十省会馆,她家距十省会馆之一的福建会馆即天后宫很近,在浦市的每个会馆内皆设有戏台。

    陈依白4岁时,在大人的带领下,常去天后宫看唱戏,边看边记,看多了,就在幼小的心灵埋藏了一颗灵慧的戏种 。在庭院里,每天看着哥哥的武术操练,就想起了戏中打斗面。每次听到父亲闲来无事自得其乐的哼唱,就站在一边,瞪着大眼睛用心跟着,小嘴也轻声的哼记。久之,小依白居然能记下许多的高腔段子。

    5岁那年,父亲给她请了私塾老师,但小依白对那些绕口的之乎者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一次,当父亲雅兴正浓的哼唱中,她竟然指出父亲的不足,惹得父亲骂道:“小丫儿晓得么个?有本事你把《伍子胥过韶关》中伍子胥一夜白了胡子那段唱给我听听?”小依白毫不服输的学着戏中的一招一式,有模有样的睛哼唱了起来。这一段是父亲平时最爱哼的,小依白早就熟记在心。于是用稚嫩的童音很流畅的哼完了父亲指的那一段。父亲先是惊喜,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很得意地说:“想不到我的小白儿记性这么好,要得要得要得,你喜欢哼,爹就让你哼吧!”

    小依白在父亲的赞许下,学戏更是认真了。8岁那年,有了一次登台演出的机会,在《目连》戏里饰演观音,经过化妆的后的小依白,一出场就博得了观众的一片赞赏声。那字正腔圆的演唱更是惹得观众赞不绝口“哎哟啊,想不到陈家那伢儿竟然这么的厉害哦…”。

    从此,小依白在这片辰河高腔的发源之地有了小名声。古镇上,爱戏的人们闲来无事时,总爱逗小依白唱些戏曲中的段儿,或予以指点。11岁那年,父亲把她送到当地书法名家、辰河高腔的坐堂戏泰斗印佛痴创办的“合义堂”里学戏。辰河戏是种独特的戏剧,博大精深,不管是唱腔还是武打,完全实力功夫。为了练好自己的技艺,小依白每天清晨爬起来和哥哥一起学武术,练唱腔,不惧严寒,精益求精。

    小依白天资聪明,又加之虚心好学肯吃苦,高腔技艺日渐成熟起来。以演目连戏里的傅罗卜而著名的高腔大师石玉松,看她是个好苗子,无私的向她传授高腔的一些技巧,要她不仅要“唱腔到,动作到,心也要到。”

    随着岁月的增长,陈依白的高腔技艺越来越娴熟。她在唱《荆钗记》中的钱玉莲,《盘花》中的柳二姐,表演贴切、转调自然、吐字圆、声音优美,句句声声扣紧人物的心理,唱到悲凉处,在唢呐的“帮腔’下,催人落泪。谢后,有的戏迷激动得当即放鞭炮,为她祝贺。

    猜你喜欢

    [川剧高腔]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词 杨永美曲)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P1:《[川剧高腔]蝶恋花·

    2022-06-07

    [川剧高腔] 蝶恋花·答李淑一(杨永美曲 毛泽东词)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P1:《[川剧高腔]蝶恋花.答李淑一》戏曲

    2022-06-07

    婺剧中的高腔

    婺剧中的高腔分西安、西吴、侯阳3种。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带,因衢州古称西安县而得名。这种高腔,源出弋阳腔,以鼓为节,有帮腔,但在发展中已加入笛子(艺人叫“横风”)伴奏,有时亦出

    2022-05-25

    赣剧高腔的伴奏乐器

    建国后,高腔增加了管弦伴奏,按剧目情况,分别定出托唱乐器和帮腔乐器。生旦为主的剧目,以箫、笛、琵琶为主奏乐器,二胡、中胡、篌管应之。在人声帮腔上七有男女和混声帮和之分。由于这些

    2022-05-25

    赣剧现在高腔介绍

    赣剧现在的高腔有弋阳腔和青阳腔两种,其中弋阳腔一直保持“其节以鼓,其调喧”的原始风貌;青阳腔由安徽传入江西北部的都昌、湖口、彭泽一带,因它和弋阳腔有历史渊源关系,1957年被发

    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