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湘剧的详情介绍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湘剧
  • 地方大戏剧种。旧称衡州班子,也曾称衡阳汉班。主要流行于湘南东部一带,并及江西永新、广东乐昌等地。兼有高、昆、弹3种主要声腔及杂腔、小调,是保留昆腔剧目最多的剧种。

    十六世纪叶,衡阳即盛行昆腔戏曲,衡州人的土音土调逐渐融入昆腔、高腔和弹腔,成了衡阳“汉调”。其高腔系江西弋阳腔由江西吉安经永新传入衡阳演变而成。弹腔(也叫“南北路”)传入时间约在清咸丰年间, 抗日战争前期,衡阳一度成为文化活动中心,衡阳湘戏班也较活跃,这时才定名为衡阳湘剧。建国后,政府把流落江湖的几个衡阳戏班组成了衡阳市湘剧团和桂阳县湘剧团,通过改戏、改制、改人,衡阳湘剧才正式以一个独立的剧种,加入湖南地方大戏的行列。

    衡阳湘剧保留下来的传统剧目有500个左右,最著名的是黄(黄金印)、青(青梅会)、红(红梅阁)、绿(绿袍相)、白(白兔记)五大本戏。现存昆腔曲牌约有300支左右。高、昆、弹3类剧目具有不同的表演风格,高腔古朴,风格接近湘剧,昆腔细腻,舞蹈性强,弹腔程式较多,宫调严谨,曲牌成套,表演唱做并重,以着意刻划人物取胜。

    整理改编传统戏《醉打山门》、《雁门关》、《打碑杀庙》、《贺府斩曹》、《牛皋招亲》等颇具影响。历代名艺人有王玉祝、蒋寿钧、谭松云、周法伯、潭松月、谭保成等。

    猜你喜欢

    湘剧名家田汉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原名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

    2022-05-20

    湘剧表演艺术家彭俐侬个人简介

    彭俐侬(1930-1985),湘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930年,卒于1985年,祖籍湖南长沙。自幼随父湘剧名琴师彭菊生学艺,早期受吴绍芝指点,后又从萧全祥学戏。她10岁登台,12

    2022-05-20

    湘剧人物徐绍清个人简介

    徐绍清,湘剧演员。湖南浏阳人。幼入老案堂班学艺。工老生。1938年后任湘剧抗敌宣传二队队长。曾在湘南、桂北一带演出。建国后,历任湖南军区洞庭湘剧团副团长、湖南湘剧院副院长兼艺委

    2022-05-20

    湘剧名家吴绍芝个人简介

    吴绍芝(1902~1944)湘剧演员,工小生。湖南宁乡人。9岁入长沙华兴科班,习唱功老生,艺名华钦。出科后曾拜言桂云为师。扮演《天水关》的诸葛亮,极能传神。18岁因倒仓从五云班

    2022-05-20

    湘剧名家王华运个人简介

    王华运是最后一位科班出身的湘剧表演艺术家,也是百年湘剧的亲历者和见证人。王华运原名范罗生,1906年7月13日生于湖南宁乡,3岁时父亲病逝。1922年冬,王华运进入私人开办的华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