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芳木为邻 | 2019 UIA-CBC 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编者按:2019UIA-CBC国际高校建造大赛由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作为国际主办方,泗阳县人民政府、CBC建筑中心、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作为协办媒体。本次大赛采用大陆与国际或港澳台联合组队“1+1”竞赛新形式,从来自23个国101所建筑高校中甄选15组方案进入现建造阶段。大赛以“梨园小屋”为题,通过设计更新村落公共空间,提升村民的活质量,塑造乡村吸引力。8月梨果将熟之际,15个团队的方案将正式落地泗阳果园村。本次为东南大学和都灵理工大学联合团队的作品揭秘,后续将有更多大赛参与高校作品陆续发布。

东南大学和都灵理工大学联合团队的作品“芳木为邻”源于模块化结构的概念,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时段,均能承载多样功能,适应乡村旅游潮汐化的现象。该设计适应场地、模块化、灵活可变等特点,给予这种建造方式推广的可能性,在改变村民生活和游客体验方面,有着切实可行的意义。

芳野绿遍,木亭别宴。

在可复制的模块化结构下,

或是高台树色,或是木桌果味,

或是椅边芳草,或是屋顶星穹。

设计拉近木质像素与自然像素之间的距离,与邻为恋。

遇见梨园

设计理念

在对场地进行调研后发现,场地呈现明显的网格化结构特征,周边景观也呈现模块化特点,方案“模块化适应”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对场地地图概念化处理表现出基地呈现网格化的模块化结构,对环境的模式研究帮助在建筑尺度上对设计进行定义。

场地网格化结构特征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提取场地中的网格要素,作为原型生成基本单元模块,根据不同功能需要,灵活进行类型化设计,单元式模块有利于适应场地。

模块化与场地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概念手稿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场地要素提取

对场地要素进行提取,场地总体呈网格化结构,爬爬藤、水泥杆和果树等也均呈阵列状分布,成为支撑方案概念的重要特征。

场地要素提取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策划与定位

场地位于非遗京杭运河旅游区,为示范林果基地,果业发展良好,并以爱园梨花节为媒推动乡村旅游。为更好展现爱园特色,为村民和游客带来可落地的实际有用的方案,功能选定为果品售卖。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时段,均能承载多样功能,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适应乡村旅游潮汐化的特征。

功能策划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节点提取与生成

基本单元和节点来源于场地中常见的水泥桩搭接方式,在其基础上每根杆件均加工出 1/3 深卡口,三根杆件在卡口处相互咬合,同时保证节点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节点提取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节点组合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方案详情

模块与类型

首先根据人体尺度确定基本单元模块的尺度约为400mm,再通过不同单元模块组合满足人们的基本行为,包括坐、爬、拿东西、形成框景等等,进而形成更复杂的功能和类型,如售卖、展览等等。通过对这些类型的组合以及对场地周边要素的分析和回应,生成主要方案。

人体尺度与单元尺度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类型与单元模块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方案生成

场地北侧为果园,南侧为道路,西侧有一棵较为显眼的大树,东侧有河流流过。建筑物被放置在果园入口处,有果品售卖、梨园展廊、梨影小坐、倚梨休息、邻湖垂钓等功能。主入口设置在南侧道路,并留出向北进入果园小路,同时游客可以走到西侧梨树下观赏休息。向东小路一直延伸到小溪边,游客也可走到溪边赏景停留。除流线上连接,在视线上也通过形成视窗等方式联系周边大树、果园、小溪等景观。

总平面图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功能分析图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流线分析图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视线分析图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方案深化

进一步深化方案,确定了主要支撑结构的位置和尺度,以及整体与地面和屋顶交接的细节。50*50mm竖向称重构件通过基础钢构件与混凝土地梁相接,50*50mm水平构件通过榫卯方式与竖向构件连接。上方顶部放置阳光板遮蔽雨水,同时提供一定的光影变化。同时进一步为各部分细化功能。例如起支撑功能的柱子,其下部可作为坐凳使用,中部空隙放置果品收纳小盒,上部悬挂灯箱。

柱子细化图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立面图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剖面图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内部透视图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入口透视图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内部透视图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轴测图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场地可适应性

由于基本单元组合方式的灵活可变,除去果品售卖功能,该建造方式可适应于其他多种不同场地和功能需求。例如,可放置在田地间作为休息空间,放置在水边作为垂钓空间,放置在入户门前作收纳功能等等。可适应场地、模块化、灵活可变等特点,给予这种建造方式推广的可能性,在改变村民生活和游客体验方面,有着切实可行的意义。

田间休息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水边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屋前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墙边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实建推进

竞赛场地调整后,我们又三顾青苹烂漫的场地,确定保留树木,推敲建筑和装置形态。一分一毫尺寸的把控,让设计与自然为邻

新场地鸟瞰图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我们拜访当地材料厂,除主结构木方以,具有乡土气质的材质是我们的首选,当地废旧红砖是我们考虑利用的材料之一,而红砖灰砖的结合在红与灰的交映中诉说梨园轶事

当地材料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当地特有的节点构造方式为起点,结合传统榫卯的形式,最终确定了节点的构造方式。我们向木工师傅请教学习,在预搭建的过程里优化构造设计,测量装置的受力能力,感受可复制的单元带来的多功能用途。

竖向节点大样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预建造实验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预建造实验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预建造实验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预建造实验 © 东南大学 × 都灵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组建于2003年,前身为创立于1927年的原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也是东南大学“211工程”和“985”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院下设三个系和四个研究所,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建筑学A+,城乡规划学A-,风景园林学A-。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教授、童寯教授和刘敦桢教授曾长期在此任教和主持工作。九十余年来,建筑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三千余名建筑类高级人才,其中院士8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0名。

鲍莉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师

李元 胡蝶 成皓瑜 甘羽 王家鑫 陈韵玄 鄢雨晨 王思语

毛珂捷 张宇超 毛敬言 张笑凡 唐四维

都灵理工大学

都灵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DAD)促进、协调和管理与建筑和城市设计有关的基础和先进应用研究、教学和培训、技术转化,包括可持续性;加固和管理;建筑、城市和景观遗产;工业、图形和虚拟设计。

指导老师

Marco Trisciuoglio

都灵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终身教授

亚太国际事务联络主管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

董亦楠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

都灵理工大学访学博士

小组成员

Alessandro Di Renzo Alessandra Viotti

Anastasia Carvallo Ksenia Kuzmina

Riccardo Piazzai

点击下图了解更多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what are the props always seen in peking opera

InPekingopera(Jingju),propsareminimalbuthighlysymbolic,usedtoenhancethestylizedperforman

2025-04-18

how are onstage characters in jingju beijing opera classified

InJingju(Beijingopera),onstagecharactersareclassifiedintofourmainroletypes,eachwithdisti

2025-04-18

in jingju the role type known as chou is

InJingju(Pekingopera),theChouisaroletyperepresentingcomicorclown-likecharacters,oftenmal

2025-04-18

in jingju the role type known as jing is

InJingju(Pekingopera),theJingisaroletyperepresentingmalecharacterswithbold,larger-than-l

2025-04-18

in jingju the role type known as dan is

InJingju(Pekingopera),theDanisaroletyperepresentingfemalecharacters.Itincludessubtypesli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