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子里芯子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鹧鸪戏
  • 阁子里芯子据传起源于明代,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最初的创始人为王从让。

    据传王从让是受“奉阁”和“献牲”祭祀启发,逐渐形成。在民间节庆中一经演,引起轰动,遂相延而下。至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艺人王本厚又做了大胆改进,并称为“芯子”。

    阁子里芯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主要是利用铁质支架把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的儿童表演者稳定在高竿或其他造型之上,演绎各种故事。远远望去,人物悬空,非常玄妙、奇特、惊险。因铁支架如灯芯在内支撑,故称为“芯子”,一般一个芯子表现一个剧情或寓意。临淄区南王镇阁子里芯子因造型精美奇特、险中带趣而名闻遐迩。

    每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各地打锣鼓,扭秧歌,展花灯,各种民间表演络绎不绝,大街小巷人头涌动,把个城镇闹得沸沸嚷嚷,毫不热闹。

    这里提到的“芯子”,就是把扮演不同角色的儿童,固定在高约两米的铁杆上,而铁杆则巧妙地遮盖在或者树干,或者藕杆藕叶甚至花草的“芯子”当中。小演员则多半扮演一些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就像真的人物站在花草上或者腾云驾雾一般。

    阁子里芯子的演出队伍阵容庞大,面壮观。在近代和现代,基本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队伍阵容,依次是:火球、锣鼓、高跷、芯子、杂耍。加之善女们彩扇绸巾的陪衬,更增添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演出队伍最前面有专人动火流星,两团火球上下翻飞,煞是好看。它的另一作用是在拥挤的人群中开出一条道路,以便于整个芯子队伍的顺利行进。锣鼓队伍可达30余人,有鼓、锣、钹、镲、碰铃、领子等乐器,其声如雷鸣,磅礴大气。演奏的曲牌有《凤凰牡丹》《闹花船》《峨眉雪》等十余首。南仇阁子里锣鼓演奏大有特色,即使同名曲牌也和周围地区不相雷同,因而有“阁子里打鼓――有玩意儿”的歇后语。芯子是整个队伍的主角,过去一般是两三台,每台上的人物由所展示的故事情节而定,多为两三人。在第三届国际齐文化旅游节上,一次就有6台参加演出,每台上的芯子人物也大大增加,仅《八仙游春》就有8人,总人物数达24人,参加演出的演职员多达200人,其艺术水平和制作难度均创历史新高。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