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尾翎子 -知识点滴-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18
  • 来源:爱戏网

戏曲舞台上有些武将,常在盔头上插两根长长的羽毛,这叫做雉尾翎子。它不仅是一种装饰,而且是表演艺术中的一部分。

雉尾翎子的使用是有活根据的,它起源于汉代的鹖尾。鹖鸟是一种习性凶恶好斗的鸟,汉代的《官仪》中载:当时武将的服饰,便是在盔冠的左右两边插上鹖鸟的羽毛,这种盔叫“鹖冠”,此后历代都沿习运用,并且有所发展。到了清代,运用得更为普遍,清代军营制服按照级别的不同,分别在铁盔上插着不同的两根鸟羽。

这种装饰搬到台上,经过加工美化之后,本来是一尺多长的鸟羽,慢慢成了长达五六尺,甚至八尺的雉尾翎子。因为鸟羽的尺寸短,只能在盔上形成左右竖立状,而现在却可向左右两边分开。配合颜色鲜艳的戏装和舞蹈动作就十分好看。

戏曲表演一般都是插两根翎子,但偶尔也能看到只插一根的。如戏中的刽子手,插一根翎子用以表示狠戾;另一种是无能的武夫,如《甘露寺》中的贾化,《时迁偷鸡》中的草鸡大王,脑后只插一根翎子,就显得滑稽可笑了。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