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情"的艺术魅力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28
  • 来源:爱戏网

新乡市豫剧团来京演,头一个戏《大祭柱》就打响了。尽管剧本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合理的漏洞,而演员的表演却以其惊人的魅力,感染和“征服”了观众。王清芬的表演,尤其是她的“行路”一,竟然把我感动得流泪。

“行路”是在非常紧迫的规定情境下发的:黄桂英的父亲不仅看到亲家遭难而悔婚,并进而落井下石,栽赃诬陷,贿赂官府将未婚女婿李彦贵判斩。临斩前夕,桂英急忙赶路。要到法场去祭桩。恰在同一时间内,李母由大儿媳陪着,也要赶去祭桩。戏尉冲突就在两方路遇中发生了。当李母知道了她就是黄家女儿时,认为有其父必有其女,满腔怨愤不容分说地全部洒向黄桂英,又打耳光,又是杖责。这里黄桂英有大段的抒发她内心委曲的“唱”。大都是月很轻的声音唱出来的。演员的用气与控制音量的基本功,固然很难得,而更难得的是,她把这种演唱技术和技巧,完全溶化在剧中人物此时此地的情绪中.她不是在唱,而是真实动人地、如泣如诉地在抽泣般的细语。声音越细,情感的浓度就越强,也就越能打动人。我们习惯于喜欢用强音、大动作来震动欣赏者,却不懂得在特定的情境中.往往可以用最轻的音量和最细微的动作,发挥出最大的情绪感染力!

当然,她对演唱的艺术处理,并非全用轻声,而是有轻有重,有弱有强,有收有放。行路一场也不例。只不过是在对比中以弱音为主;“收”足了才“放”。这样就使得后面放出来的强音,乃是在前面使劲收的弱音的过程中,把准备要放的情感.事前憋足了。憋得无法再憋了,才放出来,以致于使放出来的强音,有如高度浓缩的情感氢弹,具有最强大的震撼力量,荡人心弦!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