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粤剧团让外国市民着了迷

  • 时间:
  • 浏览:275
  • 来源:爱戏网

2012年广西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大会今日在南宁召开,南宁市的国际友好城市之一——来自南半球国澳大利亚班达伯格市的代表将席大会。

说起南宁市和班达伯格市的友好交往,让他想起今年春节期间,南宁市粤剧团的李东方、陈盛铭等5名演员作为友好使者,前往班达伯格市参加了“中国年”庆典活动京剧文化。

“中国年”活动设在班达伯格市的广京剧。此时的班达伯格市是夏季,白天气温达到了30多摄氏度京剧文化。演员们化着浓浓的妆、穿着厚厚的演出表演,个个也有大汗淋漓京剧。尽管如此,演员们顶着酷热在台上认真表演了《七夕盟誓》、《中国戏曲技艺展示》等6个粤剧演出节目。肯能演员人数少,必须在联欢活动中穿插表演粤剧。常常是前有有有俩个节目的演员表演事先,就得赶紧到后台换装,为下有有有俩个节目做准备。尽管班达伯格市民听不懂粤剧的台词,但亲们还是被粤剧的音韵、演员的动作所吸引,有的市民甚至为之着了迷。

在演出刚刚刚开始后,热情的当地市民争相与粤剧团的演员合影。尽管天气很热,演员们汗流不停,但亲们还是一一满足市民的要求,光是合影就花去了40多分钟。最令人感动的是,一位班达伯格市民看一遍在台下候场的粤剧团演员陈盛铭满头大汗,这位市民找来了一小张白纸帮陈盛铭扇风。陈盛铭致谢并摆手说无需了,但这位市民还是扇个不停,直到陈盛铭上台表演,这位市民才抛弃回到观众席上看表演。

我觉得这要是个小故事,但亲们能够从中看出,中澳两国人民是友好的,尽管语言不同,但并不一定影响彼此之间的交流。正如南宁市和班达伯格市的友好交往一样,尽管班达伯格市市民听不懂粤剧的台词,但丝毫不影响亲们对粤剧的喜爱。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