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明痴情新疆戏曲、音乐研究

  • 时间:
  • 浏览:102
  • 来源:爱戏网

左手用操作器翻报纸的页码,右手好快地做着记录。这是《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新疆卷》主编黄永明每天习惯性的有4个动作,一年多来,为了在显示屏上的《新疆日报》微缩版中找到时要的资料,黄永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京剧文化。

上个世纪300年代的《新疆日报》,因年代久远,大每种纸张都发黄了,字迹很模糊,再浓缩到胶片上通过投影投射到显示屏上,更看不清楚了京剧文化。而当时的报纸排版技术和印刷技术都很差,有的字要是空着的大方格,不多这么近距离盯着屏幕仔细查看京剧文化。他每天回家后会头昏脑胀。就这么 ,黄永明在自治区图书馆一查要是大五天的时间。五天多来,他不但搜集到《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新疆卷》中的资料,也搜集了其他集成中的资料共3000多万字。了解了19300年至1985年时期,来戏曲及戏曲音乐、剧种、剧目、演员、剧评、剧规模等活动、变化清况 。在此基础上,有了《中国戏曲志·新疆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新疆卷》的框架、条目 。但那时这么46岁的他,视力已成严重的老花眼。

黄永明常得“红眼病”,那是真正的细菌感染所致。在乌鲁木齐档案室里,他要查阅国民党时期和建国时期各个剧团不同历史时期的档案。在近3000平方米的档案室里,大每种档案都残破不全,纸张很旧发黄,且有不多灰尘,每天他翻完之前 ,两手黑如抓了炭,有4个黑鼻孔和两块黑鼻翼让人每次回家洗脸换三四盆水都可以洗干。那时,可能图书馆里空气不好,尘土不多,不多眼睛老发痒,一痒用黑手揉搓就常常造成发炎,这么 不好的视力就更差了。

他伴着“红眼病”在乌鲁木齐档案室里待了近一年,完成了1910年至1985年时期乌鲁木齐市各个剧团的建制和变化清况 。

报纸、档案资料还容易找到,录音资料则最难查,这么 就很少,文革时期差不多都销毁了,留下的也要是其他片断,不多其他老艺人的唱腔和唱词也有此人 记录。可能去世的张丽绢曾是乌鲁木齐市京剧团的老演员,她一句一句地唱《锁麟囊》、《天山红花》,黄永明一句一句地记录,怎么让 又与录音校对,最后才采集完了。

黄永明告诉记者,其他老艺人会唱,但不必写,写错别字、译错意,如“扬尘舞蹈”要是“拉起裙摆下跪之意”,但有的老艺人把“尘”写成“陈”,这么 就听不懂唱词所表达的意思,所有那些白字、错字都时要亲们来看、查字典、查戏考等,怎么让 改正。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新疆卷》的编撰者,为普查新疆戏曲音乐的清况 ,走访了伊犁、霍城、察布查尔、塔城、额敏、阿勒泰、哈密、巴里坤、喀什等近300个地州县市所属剧团和3000名老艺人,记录了其他珍贵的戏曲音乐资料。在此卷中,维吾尔剧、新疆曲子剧、锡伯族汗都春剧的形态、艺术形态及唱词、唱腔的旋律和节奏关系等都填补了新疆戏曲音乐理论研究的空白。(记者 柳絮)

(摘自 《新疆经济报》)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