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京剧表演中的“一哭二笑三话白”

  • 时间:
  • 浏览:663
  • 来源:爱戏网
  • 京剧表演
  • “一哭二笑三话白”,此语是指架子花脸演员表演哭最难,表演笑的难度也很大,仅次于哭,再次是念白。

    在这里把念白列为第三位,并不是表示念白容易。实际上,在架子花脸的表演中经常是念多于唱,而且有的戏念韵白(如《法门寺》的刘瑾),有的戏念方言白(如《审李七》的李七),有的戏念韵京结合的风搅雪白(如 《李逵探母》的李逵),所刻画角色的性格反差也较大,所以架子花脸的念白难度很大。架子花脸的表演与老青衣、铜锤花脸等行当相比,生活气息较为浓厚,因而架子花脸的哭、笑也要富于生活气息。而生活中的哭与笑常常是人纵情任意而发,因而在声音上也常常缺乏控制而无美感。架子花脸的哭笑既要符合人物性格,要表现生活气息,又要表现出声音的美,因而其难度比念白更大。

    京剧架子花脸的表演难处有三,即:一哭二笑三话白。在《李逵探母》中,袁世海同志就碰上了花脸最难表演的哭。而这一“哭”又出自铁牛李逵之口,岂不更难!他知难而进,牢牢掌握了“这一个”李逵的关键所在,不仅在“见娘”与“葬母”哭的表演中,刻画出各不相同的心情,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而且在“葬母”的[二黄]唱段里泪化于声,悲从中来,获得了感染观众的强烈效果。直到1980年,年近古稀的世海同志还对此剧进行了整理加工,精益求精。他删削了“李鬼剪径”的情节,把第一[沽美酒]昆曲改为[西皮流水]板腔;“葬母”的[二黄原板],又改成了传统戏中行角色从未唱过的[反二黄三眼],更突出了哀悼亡母的悲痛心情,而且婉转动听更富韵味儿。至于第一场的[西皮流水]唱腔,世海同志根据李逵粗犷、单纯的可爱性格,巧妙地运用了唱中加念、念中加笑,和“噫嘻”、“哟嗬”等口语夹白的手法,使曲调显得格欢快诙谐,流畅自然,从而以浓郁的生活气息,着力渲染了母子阔别多年即将重聚的欢乐气氛和喜悦心情。

    猜你喜欢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

    马小曼

    马小曼(1947年-),女,京剧旦角。马连良之女。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派青衣,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之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作为北京京剧院“梅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