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京剧表演中的“一哭二笑三话白”

  • 时间:
  • 浏览:663
  • 来源:爱戏网
  • 京剧表演
  • “一哭二笑三话白”,此语是指架子花脸演员表演哭最难,表演笑的难度也很大,仅次于哭,再次是念白。

    在这里把念白列为第三位,并不是表示念白容易。实际上,在架子花脸的表演中经常是念多于唱,而且有的戏念韵白(如《法门寺》的刘瑾),有的戏念方言白(如《审李七》的李七),有的戏念韵京结合的风搅雪白(如 《李逵探母》的李逵),所刻画角色的性格反差也较大,所以架子花脸的念白难度很大。架子花脸的表演与老青衣、铜锤花脸等行当相比,生活气息较为浓厚,因而架子花脸的哭、笑也要富于生活气息。而生活中的哭与笑常常是人纵情任意而发,因而在声音上也常常缺乏控制而无美感。架子花脸的哭笑既要符合人物性格,要表现生活气息,又要表现出声音的美,因而其难度比念白更大。

    京剧架子花脸的表演难处有三,即:一哭二笑三话白。在《李逵探母》中,袁世海同志就碰上了花脸最难表演的哭。而这一“哭”又出自铁牛李逵之口,岂不更难!他知难而进,牢牢掌握了“这一个”李逵的关键所在,不仅在“见娘”与“葬母”哭的表演中,刻画出各不相同的心情,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而且在“葬母”的[二黄]唱段里泪化于声,悲从中来,获得了感染观众的强烈效果。直到1980年,年近古稀的世海同志还对此剧进行了整理加工,精益求精。他删削了“李鬼剪径”的情节,把第一[沽美酒]昆曲改为[西皮流水]板腔;“葬母”的[二黄原板],又改成了传统戏中行角色从未唱过的[反二黄三眼],更突出了哀悼亡母的悲痛心情,而且婉转动听更富韵味儿。至于第一场的[西皮流水]唱腔,世海同志根据李逵粗犷、单纯的可爱性格,巧妙地运用了唱中加念、念中加笑,和“噫嘻”、“哟嗬”等口语夹白的手法,使曲调显得格欢快诙谐,流畅自然,从而以浓郁的生活气息,着力渲染了母子阔别多年即将重聚的欢乐气氛和喜悦心情。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