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凤秧歌的由来及主要特点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秧歌
  • 秧歌又称过街秧歌,份秧歌,是山西原平县独有的一种汉族传统歌形式。既有民歌的特点,又有曲艺的某些特征。代表性最强、最受欢迎的曲目是《过大年》。属于一种节日性的汉族民间集体歌舞。凤秧歌的名称及其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是因所用道具而得名,表演时,男角头上所佩戴的甩圈草帽的顶端,缀有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红绒球,颇似凤凰头上的红冠,故名。

    其二,是说凤秧歌由安徽凤阳传入。还有一种说法是:凤秧歌与其他地方的秧歌很不相同,是另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另一份的,所以称之为“份秧歌”。

    其三,是说在北宋年,梁山起义军为了搭救被官捕捉的兄弟,扮成卖艺人模样,混入城内,劫了法。后人为了纪念起义军这种英勇行为,便沿用了此种形式,产生了“凤秧歌”。

    原平凤秧歌的演出队伍少则十余人,多则几十人。早期凤秧歌的扮演者,都是男人,女角色也由男的化装而成。后来,不少姑娘踊跃上场演唱,有男有女,更具风采。男角都是武士打扮,身挎腰鼓,头戴军盔,奇妙的是盔上盘绕着一个竹圈小帽,是一根长约八尺的富有弹性和韧劲的竹条,竹条顶端缀一束红缨,表演时可甩出收回,上下翻飞,伸缩自如,令人叫绝。女角都打扮成古代村姑模样,手拿小锣,边扭边行,舞姿优美轻盈。

    “凤秧歌”传统节目有八十余个。绝大部分是反映农村生活和生产的。比较著名的有《担货郎》《住娘家》《过大年》以及歌颂现代生活的《卖余粮》等。凤秧歌多于农历十四至十六在本村分“上院”“踩街”“撵旺火”三种形式进行表演。另外村庆、庙会、闹红火时,也常常会聚集一处,一连几天一围几个圈子进行秧歌表演。

    原平凤秧歌,是一种节日性的民间集体歌舞。在原平市只有北贾村一带才有,在山西省也是独一无二的。它产生的时间相当久远,由于多种原因在流传过程中几经兴衰,濒临失传,新中国成立后才重放艺术光彩。

    猜你喜欢

    山西省汾阳市的地秧歌简介

    山西汾阳市境内流行的地秧歌是一种广场性民间歌舞艺术,因邻近孝义市也有部分地区遗存,民间在很长时期中,统称为“汾孝地秧歌”或“汾孝秧歌&rdq

    2022-07-23

    山西省的原平凤秧歌简介

    风秧歌是仅存于原平北贾村的一种民间歌舞。其表演形式为“过街”、“踩圈”和“开轱辘”三大部分。&ldquo

    2022-07-23

    临县伞头秧歌简介

    山西临县位于山西吕梁山脉西侧的黄河之滨,当地广泛流传着一种挑伞唱秧歌的民间艺术形式,叫做“伞头秧歌”,当地群众俗称“闹秧歌”、&

    2022-07-23

    沈阳大秧歌简介

    沈阳大秧歌,是明清时在继承唐代以来东北大秧歌传统特色而形成的地方乡土艺术。开始时,是少数民间闲散艺人在街头表演的谋生手段,逐渐变成了节庆或庙会期间的娱乐活动。到民国初年时,沈阳

    2022-07-23

    原平凤秧歌的由来及主要特点

    凤秧歌又称过街秧歌,份秧歌,是山西原平县独有的一种汉族传统歌舞形式。既有民歌的特点,又有曲艺的某些特征。代表性最强、最受欢迎的曲目是《过大年》。属于一种节日性的汉族民间集体歌舞

    202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