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一面的京剧化妆艺术——生行化妆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京剧
  • 化妆艺术
  • 行是扮演剧中各类男性角色的行当,除红生及勾脸武生彩扮(勾绘脸谱,均用俊扮化妆。生行化妆的特征是“千人一面”——大多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妆都所差无几。

    老生化妆的程序为:拍粉、揉红、画眉心(亦叫画顶膛红)、描眉勾眼。

    拍粉是在脸上薄而均匀地抹上一层粉,并用粉刷掸去浮粉,老年人物拍粉极淡,显示年老气衰。挂白髯口的角色拍粉更淡或根本不施粉脂,如《搜孤救孤》剧中的公孙杵臼。

    揉红也叫搽红,是在上、下眼睑及颧肌部位搽上一层轻淡的红色,以表示人物面部血气充盈和体魄健强。

    画眉心(画顶膛红)是从眉心处经印堂向额顶画一道形状为上窄下宽、颜色为下深上浅或呈倒“y”形的红色线条。中壮年顶膛红的颜色应比老年人物为重,以突出气宇轩昂的气概。

    描唇勾眼是用眉刷蘸黑烟,沿眉毛走向由里向外描画,至眉梢处往上挑。然后再沿上、下眼边,由内眼角处向外勾出两道黑边,至外眼角处合二而一,使眼睛大而有神,中壮年的眉色比老年人物深,有些挂白髯口的人物,描眉不用黑色,而用水白粉沿眉毛淋一道白霜,突出人物须发皆白。

    小生的化妆程序为:上底油、打底色、揉红(拍红);面顶膛红、描眉勾眼、敷粉、涂唇。

    打底色用嫩肉色或淡粉色油彩,将脸、耳、颈及头部一切裸露部分拍敷均匀。

    揉红是在上、下眼睑和颧肌部位拍红色油彩。顶膛红有两种形状,一种是由两眉端面起,于印堂处相交成一半网形红色宽线条,多用于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的斯文人物,如《拾玉镯》中的傅朋,《红娘》的张君瑞;一种与老生相同,多用于颇有丈夫气概的少年官员。

    描眉勾眼:眉及眼圈的长短、宽窄大致与老生相近,形状也差不多。但勾描要细腻,线条要均匀,以显示人物眉目清秀、英俊。敷粉:面部敷一层薄粉,并掸去浮粉,增强化妆效果。

    涂唇:用唇膏美化角色嘴形,嘴角略往上描,表现人物富有青春气息。

    娃娃生主要扮演未成年的孩童,一般都戴孩发,化妆程序与小生基本相同。眉心上方部位点一个红色圆点,描眉线条较细,眼圈勾画得大一点,显示人物细眉大眼,娃娃生的口型小,略呈网形,嘴色略往上挑,带有儿童幼稚、天真、活泼的特征。

    武生的化妆与老生基本相同,程序亦一样,只是上、下眼睑揉红较老生色重,顶膛红亦深,不呈倒y形,而是由眉心直上,一笔通天,呈枪尖式。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