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的黑头戏——《铡美案》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众所周知
  • 黑头戏
  • 京剧
  • 包拯,这个满脸“黑炭”、额上面着月牙的传奇人物,作为公正严明的代表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在传统京剧剧目中,包拯的形象在《铡美案》中最为名。

    《铡美案》讲述的是北宋年间,陈世美进京应试,考中状元,被招驸马。秦香莲携儿女进京寻夫,闯宫遭逐。陈世美派家将韩琪追杀,韩琪放走秦香莲母子后自刎。秦香莲逃出三官堂,至包拯前控告陈世美“杀妻灭嗣”,包拯将陈世美召到开封府,好言相劝,话不投机。令秦与其对质,陈世美自恃国戚,强词狡辩;包拯怒欲铡之。

    包拯是《铡美案》的中心人物,勾黑脸,戴黑须,寓意其为官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专门为劳苦百姓断案洗冤。“黑头”是传统京剧角色行当,一般勾黑脸,重唱工,因此偏重唱工的花脸角色泛称“黑”或“黑头”。包拯便是典型的黑头人物。

    包公戏唱腔十分丰富,对演员要求很高。穆凤山、何桂山、金秀山等老一辈艺术家,都擅演包公,他们对该戏苦心钻研,其演绎使包公这个形象大义凛然、威风凛凛、可敬可畏。

    现在京剧舞台上风行的《铡美案》是由北京京剧团移植改编的。这出戏的本子原是旬慧先生赠与四小名之一的张君秋,记录了张君秋与旬慧生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

    更具纪念意义的是,在这个台本基础上,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四位大师于上世纪50年代合作创排了轰动海内的北京市京剧团版《秦香莲》,并将该剧于1964年拍成了电影纪录片,成为了京剧史上一部至今传颂的经典作品。

    裘派创始人裘盛戎擅演“包公戏”,他的表演稳健严谨、刚柔相济、动作洒脱大方、节奏鲜明,他在《铡美案》中精彩的表演被誉为“活包公”;饰演秦香莲的张君秋音色绚丽、感情丰富、舒展自如,具有华丽柔美、刚健清新的独特风格;马连良的嗓音清朗,唱腔委婉,将正直机智、风趣诙谐的王延龄塑造得栩栩如生;谭富英则将陈世美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四位大家的表演珠联璧合,堪称典范。

    传统京剧里的包公戏很多,有20多出,如《乌盆记》、《花蝴蝶》、《狸猫换太子》、《三侠五义》、《铁莲花》等,至于《闯宫》、《琵琶寿》、《韩琪杀庙》等都是《秦香莲》中的子。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