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子是插在演员盔头上的两根长约2米的雉鸡翎,借舞动翎子的技巧及优美身段,表现人物的心情和神态,俗称耍翎子,也叫翎子功。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基本功之一。
翎子功包括单掏翎、双掏翎、单衔翎、双衔翎、绕翎、涮翎、抖翎、摆翎等多种,借以表达喜悦、气急、惊恐、沉思、忧虑等各种情感。
在中国的戏曲中,蒲剧、晋剧的翎子功尤称一绝,《小宴》吕布耍翎子的特技可称典范,在刻画人物性格和表达人物感情上,达到了传神的艺术效果。
晋剧表演艺术家郭风英、郭彩萍、以及近年来的李红梅等在翎子功的传承创新方面都有独特的表现。
喜欢艺术家们耍翎子表演时的那种感觉和境界, 可惜片子拍得不够,希望有机会能再多拍些……
猜你喜欢
由于元杂剧是以北方音乐曲调为基础的,一旦脱离开它赖以生存的中原土壤,很快就走向了衰落,杂剧在元末明初处于低潮。然而,艺术的源泉是不会枯竭的,山西戏曲之乡到了明中叶以后,戏曲演出
2022-07-23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P1:王爱爱《[晋剧]在宫院我领了万岁的旨
2022-06-07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P1:刘汉银《[晋剧]算粮事为丈夫自有主张
2022-06-07
中国戏曲的化妆,于"生""旦"叫做"扮俊"、"洁面"或者"素面",目的在于美化,特征是千人一面,人物形象和个性主要通过服装和表演来展现。而对于"净""丑"来说,化妆便是画脸谱,
2022-05-17
呼胡,拉弦乐器。又名梆胡、胡芦子。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用于传统晋剧(中路梆子)、北路梆子、蒲剧伴奏。琴杆乌木、紫檀、红木或花梨木制作。琴筒椰壳制,称壳子。蒙桐木板。全长78、
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