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有哪些特色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晋剧
  • 晋剧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分为三类:"乱弹"、"腔儿"、"曲子"。"乱弹"是晋剧的主要唱控,共有七种板式:平板、夹板、二性、流水、板、滚白、导板。"腔儿"是指晋剧中的各种花腔,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种板式的"乱弹"中。"腔儿"有"五花腔"、"三花腔"、"走马腔"、"二指腔"、"十三咳"、"四不象"、"导板腔"等。"曲子"是指所唱的昆曲和地方小曲。晋剧的这种唱腔和表演不仅具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比较圆润和工细的独特风格。因而,既能表现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也能表现优美健康的民间活。这种粗犷与细腻巧妙结合晋剧有哪些特色的艺术形式,是晋剧赢得众多观众喜爱最直接的因素。

    晋剧有哪些特色

    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过去晋剧纯由男演员演唱,一般定F调;后逐步发展到以演员为主,改定G调。除二音子用假音演唱,乱弹分七种板式:平板(亦称:四股眼)4 /4为拍;夹板为2 /4拍;二性为1/4拍;流水为1 /4拍;另外还有介板、倒板、滚白等。每种板式还有许多变化。如流水板中即有大流水、小流水、紧流水、慢流水、二流水等。此外还有三花腔、五花腔、走马腔、三倒腔、倒板腔等许多花腔。

    晋剧十分注意运用二人以上的对唱、轮唱手段发挥其唱腔的艺术特色。如《忠报国》,通过大花脸、须生正的轮唱,追述以往故事,交流当前感情。轮唱中多用适于叙事的二性板,旋律舒展。《走雪山》中是以老生与青衣的对唱,来表现曹府遭祸后,老家人保姑娘仓皇逃难的故事。先以介板对唱,表现主仆脱离虎口时的狼狈状态;继以二性轮唱,追叙受迫害的经过,男声方落,女声又起,交替歌唱,别有韵味。

    在晋剧中也有大段独唱。这种独唱,一般用慢垛板;如《空城计》、《见皇姑》、《打金枝》中的孔明、秦香莲和沈后的单独唱段,无锣鼓之响,有丝弦之音,行腔运调有如甘露细雨,点点入地。在晋剧唱腔中,还有用平板、夹板、二性、流水等组成的套唱腔。一般用于追叙、忏悔、思考问题等。

    滚白是用以表现泣不成声,极度悲哀的情绪。从过门到唱腔,都有极大的感染力。如《芦花》中闵德仁的两闪滚白,往往是演员挥泪而歌,观众弹泪而听。

    过去晋剧文武编制为九人,称九手场面,即鼓板(指挥)、铙钹、马锣、小锣、梆子、吸胡、三弦、二弦、四弦。有时伴奏中需用铰子,由弹四弦者代操;需要唢呐伴奏时,则由弹三弦、拉二弦者代吹。文场乐器,呼胡是中音乐器,亦名葫芦子。椰壳,比板胡壳大,状如鸡心,口面直径约12-13厘米,粘以桐木板。主档以硬木质制作,长70厘米。安有腰码,固定在档之中部。下码置于桐木面上端六分之五处。马尾竹弓,音质柔和,酷似男中音声腔。呼胡拉主旋律,二弦、三弦、四弦配合伴奏。艺人说:呼胡、三弦是肌肉,二弦是骨头,四弦是筋。又说:呼胡立杆子,二弦加塞子,三弦补窟子,四弦掌尺子、定调子。打击乐器中的马锣,既重且大,直径55厘米,厚约1厘米,声音不散不躁,现多用六字马锣,与弦乐sl音相全,故有用马锣定音的传统习惯。

    猜你喜欢

    中路梆子——晋剧的发展历程

    由于元杂剧是以北方音乐曲调为基础的,一旦脱离开它赖以生存的中原土壤,很快就走向了衰落,杂剧在元末明初处于低潮。然而,艺术的源泉是不会枯竭的,山西戏曲之乡到了明中叶以后,戏曲演出

    2022-07-23

    [晋剧]在宫院我领了万岁的旨意(《打金枝》国母唱段)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P1:王爱爱《[晋剧]在宫院我领了万岁的旨

    2022-06-07

    [晋剧]算粮事为丈夫自有主张(《算粮》选段)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P1:刘汉银《[晋剧]算粮事为丈夫自有主张

    2022-06-07

    晋剧妆面人生

    中国戏曲的化妆,于"生""旦"叫做"扮俊"、"洁面"或者"素面",目的在于美化,特征是千人一面,人物形象和个性主要通过服装和表演来展现。而对于"净""丑"来说,化妆便是画脸谱,

    2022-05-17

    晋剧乐器――呼胡

    呼胡,拉弦乐器。又名梆胡、胡芦子。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用于传统晋剧(中路梆子)、北路梆子、蒲剧伴奏。琴杆乌木、紫檀、红木或花梨木制作。琴筒椰壳制,称壳子。蒙桐木板。全长78、

    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