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剧院创作京歌《战疫情》
2020年2月8日,北京京剧院创作的京歌《战疫情》制作完成。作品旨在以京歌形式讴歌伟大的民族精神,坚定战“疫”信念,传递力量,鼓舞人心。《战疫情》由北京京剧院院长、剧作家刘侗作词,特邀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教师王媛媛作曲,北京京剧院京剧艺术家谭孝曾率优秀青年演员张建峰、窦晓璇、翟墨联袂演唱,京胡演奏家艾兵主奏。
鼠年春节前后,本应举国欢庆的节日气氛,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打破。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全民“战疫”战争。特别是广大医务医护工作者和科技人员前赴后继、毅然奔赴疫情严重的湖北省武汉市等地区英勇“抗疫”,驰援灾区,奏响了一曲高昂时代旋律和民族精神的英雄进行曲。
北京京剧院以京歌的形式,向战斗在一线的英勇无畏的“战疫”英雄致敬!号召五湖四海、大疆南北的中华儿女坚定信念,团结一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江山历劫难从容淡定,从来是炎黄子孙笑春风。”
向奋战一线的医护战士致敬!
祝积极抗疫的广大民众平安!
为病毒感染的坚强患者祈福!
贺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弥坚!
猜你喜欢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