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楼和第一舞台 >>往事钩沉>>菊坛文萃>>玲珑戏曲艺术网「京剧艺术」

  • 时间:
  • 浏览:141
  • 来源:爱戏网

苏州辛亥革命后,北京梨园名角如云,但是演戏的剧,还是清留下来的老式茶园。四四方方的戏台,台旁竖着两根圆柱子,旁边叫做两廊,正中称为池座,象大栅栏的三庆园、广德楼都是这样。

那时上海的剧场大都已是新式的舞台,象夏月润昆仲所办的新舞台还装置了转台,尤为新颖。1913年著名武杨小楼和角姚佩秋集资在西珠市口柳树井,效法上海新舞台,建造了一所新式剧场叫“第一舞台”。楼上花楼、包厢,楼下全部池座,全场可容纳观众两三千人,舞台面积比旧式茶园大两三倍,台下有地道,台面能转动,仅此一点在当时已足以使观众感到新奇。

以后,盛极一时。然而好景不常,建台不久忽然火神光临,起火以后,左邻的蕃(西)菜馆,右邻的稻香村等未波及,而第一舞台则付之一炬。姚佩秋从此一蹶不振,杨小楼也因而几乎破产,还受到诉讼之累。他怨愤之下息影舞台。从那时开始,这位一代宗师研究老庄,笃信道教了。

京西有座白云观,香火兴旺颇有名声,他和该观主持素有交往,时常有人看见这位杨老板,了西便门到白云观去谈道,有时他还换穿道服,杂诸道人中诵经朝拜。后来索性离家静修留在观内,观主还发给他衣钵戒牒,法名“嘉年”,“杨小楼出家当老道”在京中盛传一时,他的一些老伙伴对此尤为关切。这时何佩亭、茹锡久、迟月亭、范宝亭、刘砚亭、朱玉康等三十六人,曾三顾白云观劝驾,杨为之所动,重整旗鼓再度登台。对何佩亭等劝归杨小楼的团结友爱精神,世人无不称赞,当时报上称他们为“三十六友”,一时传为佳话。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