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在香港演出普获盛赞 >>旧闻残记>>梨园漫步>>玲珑戏曲艺术网「京剧文化」

  • 时间:
  • 浏览:187
  • 来源:爱戏网

安徽黄梅戏剧团近赴香港演,受到香港各界的普遍欢迎。

《新晚报》一篇评论写道,就剧情而言,《女驸马》是喜剧,《天仙配》是悲剧,《罗帕记》则寓悲于谐,各有特色。从布景服装来说,《女驸马》以风格化布景点缀环境,简洁清秀。《天仙配》变幻多彩。《罗帕记》随次变换图案,或高俊淡雅,或富丽堂皇,别具匠心。

有的文章说,这次赴港的演员,老中青搭配,行当整齐,又以中青为主,更显得朝气蓬勃。

《大公报》报道,在新光戏院首演的《女驸马》剧情丰富有趣,节奏紧凑。饰冯素珍的新秀马兰,不但扮相俏丽,嗓子清越,且富有表演才华,特别是易钗而弁的反戏,演来动传神,挥洒自如。

老演员王少舫唱腔苍劲,做功洒脱,名不虚传。当他出场及开腔时,看过影片《天仙配》的观众都马上认出他来。

香港《文汇报》载文说,二十年前电影《天仙配》曾轰动香港,还掀起过十年的“黄梅戏热”。这次饰演“七仙女”的青年演员陈小芳扮相好看,嗓音像严凤英,那种天真活泼又含羞带愧的神态,以及转身、抖袖等细腻动作,都有点严凤荚的味儿。

香港报纸普遍赞扬,黄梅戏唱腔优美动听,表演质朴细腻,既富乡土风味,又为雅俗共尝。尤其可喜的是新秀辈出,艺有传人。他们虽然登台不久,但功底都较扎实,唱做皆中绳墨,台风一丝不苟,加之年华正茂,容光照人,若谦逊勤奋,切磋琢磨,前程必将如锦似绣。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