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青衣曾昭娟 -艺苑风景-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231
  • 来源:爱戏网

曾昭娟最近,天津评剧院的《凤阳情》荣获“文华”大奖,作为主演的曾昭娟功不可没。中国剧协党组书记廖奔说:“曾昭娟的表演和演唱无懈可击。”八十高龄的老戏剧家赵寻赶到天津一睹芳华,观后盛赞“是一不可多得的好戏,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演员

五年前,曾昭娟以优异的成绩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不几年,又接着以原创新戏《三关明月》、《凤阳情》为评剧事业踩出了新路。

曾昭娟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她幼功扎实,四功五法样样精通。但另一方面则是她有着科学的、先进的艺术理念与艺术方法。“超越自己!”是她的座右铭,因此她从不满足于自己对艺术的重复、模仿。她本工青衣,成绩本已蜚然。如果按照老的套路,她凭这两下就可以吃一辈子。但这不是艺术创造的康庄大道。所以,她演原创的新本《凤阳情》,不是老办法,用程式去套演人物,而是按照人物性格要求,去创造新程式,演绎新人物。

比如,马秀英一开始不过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村姑,作为艺术家,曾昭娟本能地意识到需要启用花和泼辣旦的路子。她大胆地吸收新(凤霞)派艺术的元素,但又避免与新派艺术重复。所以当马秀英一出,不是小家碧玉,而是青春稚嫩但又略带憨直、粗犷的山野村姑。她扭动腰肢,轻挪健步、载歌载舞,但又春情荡漾、野性横地大胆表露一个山村少女对于生活的渴求向往。到了要为自己身陷囹圄的恋人起灶烙饼以及越墙送饼时,她以近似刀马花旦的路数,显示出在危难紧迫中,与朱元璋那种患难与共的侠义豪情。

到了马秀英“封后”之后,艺术境界慢慢地升到热点。不用说,青衣的做派在曾昭娟手中很自然地成了一把艺术的“双刃剑”。唱做俱佳的曾昭娟,胸有成竹地一步步抖开了她那千姿百态的“包袱”。“封后”时,她缓缓地从乐池“淡入”,徐徐步向金阶,突然一个转身亮相,立即引来了满场的彩声。曾昭娟天生美满的自然条件,高挑匀称的身材,鹅蛋形的瓜子脸,明目皓齿,一经衣装盛饰,使得她一站在台上,宛如鹤立芳洲;再一举手投足,又若玉树临风。

曾昭娟不但音色圆润甜美,而且音域宽广,高低咸宜。行腔、润腔技术高超,叙事唱情均有过人之处。最使人感佩的是,她虽然苦宗花(淑兰)派,但也海纳百川,有分析地吸收新(凤霞)、刘(翠霞)、爱(莲君)乃至筱(俊亭)派的营养,为自己的新腔新调增加缤纷的表情元素。因此,听曾昭娟的演唱,音乐形象十分丰富多彩。时似“明月清风”,又若“一江春水”,时似“凤舞鸾歌”,但又见“穿云裂石”,以至乍显“虎鸣龙吟”之势。

过去,有些人往往把评剧看做是“三小戏”,是农民与小市民文化的产物,所以难登大雅之堂。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前辈的评剧艺术家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已经初步改变了这种状态。如今在新的世纪里,戏曲革新的浪潮此起彼伏,堪称潮儿的曾昭娟们已经在与时俱进的号角声中崭露头角。那种既传统又时尚,既古典又现代的评剧已经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赢得了大量的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猜你喜欢

京剧文化世界

如果您对中国传统艺术怀有好奇心,推荐您访问“京剧文化世界”(https://www.aixiw.com/peking-opera/index.html),一个以多语种形式呈现的

2025-11-12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