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娟----为评剧而生的艺术家 -艺苑风景-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98
  • 来源:爱戏网

评剧名家曾昭娟两周前刚刚捧回了中国戏剧界的大奖———白玉兰奖。至此,国家级的几个授予演员的个人奖项梅花奖、文华表演奖以及白玉兰奖,她都拿了回来。经过了多年苦拼,两年前又不幸遭遇股骨骨痛苦,至今未愈,而在事业上已修成正果的曾昭娟,怎么也该喘口气,歇歇了吧?可是却不行!且不说获奖剧目《凤阳情》接下来的一场演排得满满的,单是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班的课程和正在筹备的《凤阳情》戏曲电视剧,就又已让她不能不全身心投入了。为了自己钟爱的评剧事业,曾昭娟从艺以来一直保持着这种拼搏劲头儿!

曾昭娟告诉记者:“不久前,天津市一位评论家在写一篇评论我的文章时,写下了‘曾昭娟是为评剧而生’的这句话。看到这样的话语,不禁使我心头一热,泪流满面!”

曾昭娟不是梨园世家出身,祖祖辈辈没有一个人与唱戏沾边儿。但如同命定一般,她从小就迷恋着舞台,小时候的她肯定意想不到,因为爱上了戏,她这辈子要与吃苦连到一起了!当然,报答她这种甘愿为评剧事业吃苦受累精神的当然还有成功和相应的荣誉。20多年来,曾昭娟主演过几十出大小剧目,在观众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提到《凤阳情》这个戏,曾昭娟总会有几分激动。因为她知道:《风阳情》这个戏可以让她圆上那个梦!曾昭娟说:以前演出的许多戏常常是老师教,剧团里安排她去完成的任务,而《凤阳情》则是打心眼儿里想演好的戏。

只是连曾昭娟自己也没想到:她会为这个戏付出了从未有过的重大代价。2002年,《凤阳情》在天津首演成功,紧接着又是唐山又是北京,一路行来全线飘红,很快在评剧界引起轰动。曾昭娟激情投入的敬业精神和在导演张曼君的启迪下,对人物的成功把握及出色表演,使她成了全剧组的一面大旗。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4月24日,曾昭娟在北京参加纪念梅花奖创办20周年演出时不慎摔伤,医院的检查结果是:股骨骨折!医生忠告她:你永远不能再登舞台,即便是手术成功,也难免残疾。曾昭娟最后接受了打钢钉接骨,冒险进行慢慢恢复的方案。危险期过后,她以顽强的毅力挺了过来。当离开了心爱的评剧舞台,在病榻上休养了整整三个月的曾昭娟重回熟悉的《凤阳情》排练场时,锣鼓鞭炮齐鸣。曾昭娟激动地哭了,同事们也落了泪。她向记者谈到这些时动情地说:经历过这些后,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为我们的评剧、我们的《凤阳情》一拼到底呢?以前受过的苦和累又算得了什么?

轰动京、津、沪,又在中国艺术节上大振声威的《凤阳情》像是为曾昭娟度身定造的戏。这部作品中,她出色地把主人公马秀英从18岁的烂漫少女到51岁的开国皇后的人生轨迹细腻、深情地表现了出来。尤为可贵的是:在曾昭娟与导演张曼君的积极配合下,《凤阳情》在各个方面都展现出向着厚重、蕴意深度的都市化戏剧迈进的可喜面貌。曾昭娟在剧中唱出的“治世之本百姓是根基”一语,当然也升华了作品的主旨。

曾昭娟如今已是天津评剧界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她说:我为评剧而生,我是评剧的女儿,我今生是不会辜负评剧的。

猜你喜欢

京剧文化世界

如果您对中国传统艺术怀有好奇心,推荐您访问“京剧文化世界”(https://www.aixiw.com/peking-opera/index.html),一个以多语种形式呈现的

2025-11-12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