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宝林“攒”起了茶馆相声 -艺苑风景-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48
  • 来源:爱戏网

相声又火了。它从撂地、茶馆,飞升到厅堂、电视,然后重又回归到百姓当中,站在观众面前表演,你呼我应,其乐融融。可以说,茶馆相声当下在天津十分火爆。相声茶馆一个接一个地开,相声演队、相声新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声观众队伍更是不断壮大。不管是老年人还是青年人,都爱在闲暇之时,坐在茶馆里听几段相声。

攒演员恢复茶馆相声

不知您可否记得,那位当年为了让相声从电视里以及大型演出中走回百姓身边、不顾疲倦而挨门挨户找到相声演员作动员的老人?许多活跃在相声舞台的演员都记得:这位老人叫于宝林。可以这么说:提茶馆相声,就不能不提于宝林。

1998年,身为相声老艺人的于宝林,将陈鸣志、邓继增、佟有为、马树春等几名弟子动员集合起来,又亲自找到正赋闲在家的演员尹笑声以及黄铁良等,畅谈茶馆相声的大好前景,首次在津门恢复了茶馆相声,而且首演即火,有评论家称此举为“相声这才回到了自己的沃土上”。从此天津的茶馆相声日益红火,并成为天津的一道风景线。

可如今茶馆相声火了,听众们乐了,老人却没了。提起这位老人,佟有为回忆起好多故事。他说:那是一个只知道相声的老人。上了台特机灵,下了舞台回家,得,常常朝相反方向走,令人哭笑不得。

主题相声晚会缅怀老人

“相声好像渗透到老人的骨子里,”佟有为说,“‘文革’期间不能说相声,老人就卖冰棍,这卖冰棍的吆喝声也与众不同,他学《卖布头儿》的韵角和节奏,把冰棍的种类编进去,什么小豆的奶油的水果的,冰凉的梆硬的甜丝丝的,好听着哪。一听这声音,人们就都知道于宝林出来了,来买冰棍的人特别多。”

马树春说,于宝林既爱传统又总想着创新相声。每次教会他们一块“活”,就要跟着嘱咐一句,要演出现实的东西来。于是,徒弟们不仅学会了说相声,还学会了把时代的精气神呈现于舞台。

说起这些,徒弟们就特别激动,于是决定在父亲节期间演出一主题相声晚会,专门奉献给这位老人以及天下可爱可敬的父亲。届时,号称“于家班”的于宝林亲传弟子陈鸣志、邓继增、佟有为、马树春、赵恒、宫兰欣、冯其清、王志新,于宝林之子于浩,再传弟子赵博、刘斌等齐聚中国大戏院,以全新相声模式亮相,佟有为、马树春将两次出场,演出长达一个小时的节目,最后,由多名弟子演出于宝林拿手节目《大双簧》。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