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三秒钟 台下五十年 -梨园群英-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92
  • 来源:爱戏网

最近,张世麟随天津市京剧团来京,以六十四岁高龄,演了三重头戏。自长戏《挑滑车》一炮打响,接着又演了短打戏《武松》和长靠、箭衣戏《铁笼山》。京剧观众争睹为快,剧场气氛相当热烈。他举手投足稳健刚劲,一招一式无不“到家”,身段开打均见功夫。武戏的冲、狠、猛可见当年风貌。尤为可贵的是,他并未因年老而减招数,“翻身接蹦子”仍是那么脆,“摔岔接跪前蹉步”也照走不误;甚至在《铁笼山》中还加强了与八将的开打。怪不得内行观众齐挑大指:“瞧人家这功夫!”

“功夫扎实不扎实,到老了就看的出来了,一点藏掖都没有。”散戏后,张世麟感慨地对记者说。他用贴身的“水衣”擦着汗,露出了瘦瘦的肩膀,又说:“说起小时候练功,得感谢我师哥李兰亭给砸好了底子!”

张世麟是“门里出身”,李兰亭随他父亲学艺,又给这位师弟开蒙。他从小练功狠,先学“摔打花脸”。走“抢背”、摔“锞子”,一口气要练几十遍。哪天不摔得脊梁沾不了炕?就这样,练出一身扎扎实实的硬功夫。后来他改唱武生,也把摔打技巧融于武生戏中,成为他的独到之处之一。六三年与厉慧良合演《岳飞与杨再兴》,小商河阵亡时,他用了“肘棒子变僵尸”:只见他身扎硬靠,足穿厚底,腾空而起,象是在走硬抢背;但人到半空中,突然全身放平旋转,接着从高落下,以脊背落地。一切在转瞬之间完成,但交代的又是那么清楚!这一凌空旋转540。的高难动作,是一手很少人掌握的绝技。当场观众掌声经久不息。

“一日不练,不进则退;十日不练,前功尽废。”张世麟说:“光凭老底子不行。练功,我是一天也不敢放下!”他的学生郭秉新插嘴说:“到现在这岁数,他还是一天三遍功。甭管冬夏,刮风下雨,天不亮准起,直奔剧团。等大伙练功了,他已经收功了!”他的儿子幼麟也说:“我们家住北大关,离剧团十好几里地,他没坐过车,上下班永远靠这两条腿!”长期步行,也是他练功的一个内容。

他为人耿直、正派,没有虚的。对青年演员更是毫无保留地传授。在他的帮助下,张幼麟、郭秉新等人已练出了几手摔打硬功,“肘棒子变僵尸”也已在台上实践。幼麟并在天津青年会演中获得好评。青年人也爱和他一起演戏,他在艺术上的严格态度深深影响着他们。演《挑滑车》,两名使刀的“敌将”全走硬抢背,两人同时跃起三四尺高,跌翻落地,不偷不藏,这在一般演出中是不多见的。

“台上三秒钟,台下三年功”,而张世麟的“三秒钟”竟包含整整五十年的苦练,半个世记的不懈!他十四岁登台,今年正好舞台生活五十年。驰骋舞台,一如当年之勇。如果探索他艺术青春永驻的奥秘,只有在那五十个酷暑严寒中寻找答案了!

猜你喜欢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

马小曼

马小曼(1947年-),女,京剧旦角。马连良之女。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派青衣,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之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作为北京京剧院“梅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