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姊妹易嫁》-吕剧经典传统剧目介绍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吕剧
  • 素花、素梅是姊妹俩,素花自幼与牧童毛纪订婚,长大后,因嫌毛纪贫穷,竟在迎娶之日,不顾旧日情义,拒绝前去完婚。素梅激于义愤,并感毛纪忠诚,愿代姐嫁,在上轿时,她知毛纪已得中状元。此时素花羞愧难当,后悔不己。

    姊妹易嫁》的故事先是被清代的蒲松龄载入文学名著《聊斋志异》,后来,与蒲氏同处一朝的清代阳湖居士张烺曾将这篇小说填词改编成一出传奇戏,名曰《错姻缘》。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重点剧目研究会将其改编成一现代剧目,从内容到形式已有创新。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后,又由李公绰执笔将其作进一步改编,从而形成了今天流传甚广的这部吕剧重点曲目《姊妹易嫁》,至今传唱不衰。如今,《姊妹易嫁》已进入莱州市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小说到戏剧,枝节删除了大半,整个故事浓缩到一天,景几乎尽取张府一地,矛盾更全集中于娶亲一事,虽然内容简单,却紧凑规整,引人入胜。

    《姊妹易嫁》的故事自古至今,期间经过民间的传承、孕育和发展,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并得以继承和发展。《姊妹易嫁》故事与其他民间故事一样具有深厚的群众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智慧、文明的结晶,得以长期流传的人类文化成果。它有着坚实的根基和深刻的艺术内涵及价值。姊妹易嫁反映了当地人们的时代活习俗和思想感情,并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它用简朴的口头语言刻出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歌颂了张有旺诚信的优秀品德,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灵,触动着人们的情感,传承着人类的文明史,同时为文化艺术创造了素材。它以历史政治名人毛纪为主人公,使故事增添了传奇的色彩和文化底蕴。

    此剧于一九七九年底由香港华文影业公司拍成彩色影片,又与一九七九年参加全国建国三十年献礼演出,获一等奖。

    猜你喜欢

    [吕剧]姊妹易嫁(山东地方戏曲 第四场)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P1:《[吕剧]姊妹易嫁》戏曲谱P2:《[

    2022-06-07

    [吕剧]管得好(全本)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P1:《[吕剧]管得好》戏曲谱P2:《[吕

    2022-06-07

    吕剧的伴奏乐器大锣

    属锣的一种,因面较大故称大锣。它是铜制的,直径约30厘米,扁平圆体,有边,边孔较小,系以绳。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持木槌击奏,在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常用到它。它也常与别的打击乐

    2022-05-18

    吕剧的伴奏乐器板鼓

    板鼓板鼓,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是中国

    2022-05-18

    吕剧的伴奏乐器堂鼓

    堂鼓,又叫做同鼓、战鼓,清代则叫它杖鼓。鼓框是木头作的,两面蒙上皮革。现代堂鼓一般有三种规格,鼓面直径分别为22、25、32公分,鼓高都是33公分,前两种小堂鼓发音高亮,后一种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