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海港》-京剧经典传统剧目介绍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京剧剧目
  • 京剧《海港》创作于“文革”期间,即八个革命样板戏之一。剧情描写某装卸队党支部书记方海珍、组长高志扬和工人们将一批国稻种装上驳船转运轮,又将堆在露天的出国小麦运进仓库。青年工人韩小强轻视装卸工作。暗藏阶级敌人、调度员钱守维乘机将玻璃纤维装进包内以破坏我国声誉。方海珍发现事故连夜翻仓,马洪亮又对韩小强进行阶级教育,从而揪出阶级敌人,完成了援外任务。

    1963年,江青插手上海的京剧现代戏创作,以需要一出写工人题材的戏为由,决定改编李晓民创作的淮剧《海港的早晨》为京剧。1964年由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石西民、市文化局副局长李太成具体负责。郭炎、何慢、杨村彬编剧,取名《海港早晨》,杨兼导演,舞美设计幸熙等。童芷苓饰金树英,小王桂卿饰刘大江,赵文奎饰老娘舅,童祥苓饰俞宝昌。

    剧中主要写了人民内部矛盾,并无暗 藏敌人。1965年2月1日首演于人民大舞台。江青看后,认为此本突出中间人物,要求修改为突出英雄人物和海港工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并对“风雨追舟”一运用追光造成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大为反感,决定重组创作班子,改由闻捷、郑拾风、李晓民、郭炎生、何慢五人参加改编,要求用新诗样式代替老唱词。1965年4月2日完成试演本,将童芷苓换成蔡瑶铣,导演章琴,音乐设计于会泳。江青看后又指责“无冲突论”。此后,反复修改,于1966年5月又完成一稿,定名《海港》。剧中人物名字全作了改动,马科导演,李丽芳饰方海珍。1966年10月1日演于沪东工人文化宫。1967年春,该剧赴京参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纪念演出,于6月22日在中南海请中央领导审看。毛泽东看后说:“《海港》可以成为样板戏,但要改成敌我矛盾。”创作组又先后调张士敏、王炼、黎中城、刘梦德进一步反复修改,强调了阶级斗争,塑造了阶级敌人钱守维的形象。导演张鸣义,伴奏采取中西混合乐队。1971年12月该剧在京定稿。《红旗》杂志1972年第二期发表了此剧1972年1月演出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随即播送了全剧录音。1971~1973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拍了两次彩色戏曲片。导演傅超武、谢晋、谢铁骊。李丽芳饰方海珍,赵文奎饰高志杨(李长春配唱),朱文虎饰马洪亮,郭仲钦饰赵震山,周卓然饰韩小强,艾世菊饰钱守维。人民出版社1975年10月出版剧本主旋律曲谱、总谱。

    猜你喜欢

    京剧剧目《空城计》

    一名《抚琴退兵》。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取材自《三国演义》第95回。余叔岩、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等均演此戏,唱词略有不同。诸葛亮驻西城,闻听司马懿乘胜攻取西城,所部精锐已

    2022-05-16

    京剧剧目《红灯记》

    《红灯记》是一部歌颂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与敌人不屈不挠地抗战的现代京剧。钢琴伴唱《红灯记》把京剧这一我国传统艺术和钢琴这一外国传统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保留了京剧的唱腔和

    2022-05-16

    京剧剧目《四郎探母》

    北宋时期,杨家为抵抗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南侵,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演义出了一个个感人的英雄故事,至今在民间流传。这里单说杨家第四子杨延辉的故事。场次:第一场坐宫第二场盗令第三场别宫

    2022-05-16

    京剧剧目《智取威虎山》

    1946年冬季,解放战争初期,东北牡丹江一带。我军某部团参谋长少剑波率领三十六人的追剿队,在击破奶头山之后,乘胜进军,准备消灭座山雕匪帮。侦察排长杨子荣得知座山雕逃回威虎山,向

    2022-05-16

    京剧剧目《萧何月下追韩信》

    京剧传统剧目,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麒派)代表剧目。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

    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