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

临淄西葫芦

临淄西葫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临淄西葫芦”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种植面积占山东省种植面积的70%。2011年初,“临淄西红柿”、“临淄西葫芦”经省级初审、国家复审、专家评

2022-05-16

疫情防控面前,山东文旅“软实力”展现出“硬担当”

疫情的发展,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的防控,需要社会全员参与,广泛动员。在山东,文旅系统各单位按照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原则要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部

2022-05-16

昆曲剧本动作练习教材(草案))

国粹戏剧图画书·十五贯是家喻户晓的昆曲名剧,被誉为“改编古典剧本的成功典型”,此剧目于1956年被浙江昆苏剧团首演,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被誉为“改编古典剧本的成功典型”,

2022-05-16

第五批“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公示 73家入选

齐鲁网12月20日讯记者在山东省文化厅官网了解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文化部“中国民间

2022-05-16

淄博文化惠民工程为60家民间剧团配发演出器材

为庄户剧团代表颁发演出器材中国网6月26日讯(通讯员孙文丽王庐强)6月23日,淄博市“文化惠民工程”民间剧团演出器材配发仪式在市博物馆广场举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巩绪民在仪式上致

2022-05-16

临淄全力推动 从文旅大区向文旅强区“破蛹蝶变”

□本报记者陶安黎通讯员刘志平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第十七届齐文化节科技时尚,划出齐文化传承创新的亮丽弧线;淄博市“5+N”升级版文化服务中心现场会在临淄召开,扮靓乡村振兴;

2022-05-1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鹧鸪戏的传承之路

在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有这样一个村子,这里世代传唱着一个古老的戏种――鹧鸪戏。在这个870户人口的小村子里,逢年过节,总要演上几场鹧鸪戏。婉转优美的唱腔在全村男女老少间扣扣相传,

2022-05-16

福鼎提线木偶戏

福鼎提线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历史故事和传统演义的戏剧,是闽浙地区传统戏的一种。它源于宋末,流行于明清,民间称为“七条线”。其主要分布在福鼎白琳、贯岭等乡镇,表演地涵盖了本地各个

2022-05-16

阁子里芯子

阁子里芯子据传起源于明代,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最初的创始人为王从让。据传王从让是受“奉阁”和“献牲”祭祀启发,逐渐形成。在民间节庆中一经演出,引起轰动,遂相延而下。至1903

2022-05-16

合阳跳戏

合阳跳戏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属于社戏性质,演出时没有唱腔,不用弦乐伴奏,只用大锣、大鼓、铙钹和唢呐,演出者用“说”和“吟”完成“唱”“白”任务,与观众沟通的主要方式

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