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民俗文化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鹧鸪戏
    • 沂源牛郎织女的传说

      沂源牛郎织女的传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

      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

    • 内画

      内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淄博内画在全国享有盛名。艺术家们用特制的行笔,在口小如豆的瓶内反向作画,作画时,气收丹田之中,发力于手腕之上,精细之处非目力所能及

      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 踩寸子

      踩寸子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盛行于临淄。“寸子”是一种木制道具,厘米左右,寸子底部套着绣花小鞋,表演者踩在寸子上走动时,宽而长的裤腿可以盖住寸子的木柱。有一

      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 阁子里芯子

      阁子里芯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阁子里芯子据传起源于明代,已有余年的历史,最初的创始人为王从让。据传王从让是受“奉阁”和“献牲”祭祀启发,逐渐形成。在民

      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 鹧鸪戏

      鹧鸪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鹧鸪戏是山东省稀有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鹧鸪指的是一种鸟,其叫声婉转悠扬,鹧鸪戏是模仿鹧鸪鸟的叫声而表演的一种剧种,其演唱特点是在每

      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 磁村花鼓

      历史渊源多年前的隋朝时期,磁村当地的村民就开始利用地表层一种黑石烧制陶瓷,因此这里陶瓷业发展很快,官府就在这里设了“铁坞、盐坞、窑坞”。后来,当地村民兴

      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

    • 俚曲

      俚曲,也称“小曲”。是清代初叶流传于山东淄川一带,联缀曲牌述演故事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其影响并不广远,幸清康熙时文学家蒲松龄著有俚曲十四种传世,得窥其风貌,即

      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

    • 周村烧饼制作技艺

      山东省淄博市的周村素以古商埠闻名天下,周村烧饼也同样享誉华夏。周村烧饼源于汉代,成于晚清。清光绪年,周村聚合斋烧饼铺在吸收和改进胡饼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制作了薄

      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

    • 周村芯子

      周村芯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村民俗活动异彩纷呈,“周村芯子”是其中最独特的娱乐形式。每当逢年过节,由儿童装扮剧中人物站立在几个人高的细细的芯子上,由人抬着

      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

    • 高柴女传说

      东高庄建村于元朝。传说若干年前,村内有高氏三兄弟老大名高柴见注,名高朋,老三名高兰,其家境并不富裕。老大高柴作为长兄,为养家糊口,常年在地教书,直至年

      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

    • 炉神姑的传说

      炉神姑的传说最早源于齐桓公公元前前时期。其主要分布在张店区的中埠镇孟家庄、铁山一带,流传广泛而久远。“西依孟村东近海,南接金岭北山”这就是对

      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

    • 五音戏

      五音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音戏原名“肘鼓子”,发源于山东章丘、历城一带,流行于山东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其发、发展、定型大致经历了秧歌腔、五人班和

      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

    • 李鹊虎头鞋制作工艺

      李鹊虎头鞋制作工艺为东营非物质文化遗产。虎头鞋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

      地区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

    • 马跑泉传说

      马跑泉传说为东营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跑泉位于广饶县丁庄镇王署埠村西北角。这里地势低平,河沟密布,一条贝岭从地表下东西穿过,形成了广饶北部一处独具特色的,集人文与天

      地区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

    • 唐头营的传说

      唐头营的传说为东营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头营的传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一路东征,打到东海岸边,正为无兵马歇息之地而发愁,忽然发现远方隐约有一块高地。李世民随令全军将士在

      地区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