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厚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 时间:
  • 浏览:92
  • 来源:爱戏网

“纪念刘厚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先生/女士

    今年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戏剧理论家、评论家、戏剧活动家刘厚生诞辰一百周年。

    刘厚生1921 -2019 ,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戏曲学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驻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1937 年,刘厚生16 考取南京“国立戏剧学校”(第三期)导演系就读,1938  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迁入四川江安。1940 年毕业于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做了半年助教。1941  2 月辞职到重庆参加了由熊佛西、张骏祥主持的中央青年剧社。其后八九年间, 先后在重庆、成都、上海、台湾等地的中电剧团、观众演公司等话剧团体任演员、剧务、导演等职,从事进步戏剧活动。

  1946 年周恩来在观看了袁雪芬主演的越剧《凄凉辽宫月》

之后召于伶和刘厚生谈话,指示应重视戏曲界工作,并特别指出越剧在群众中的重大影响。1948 参加了袁雪芬主持的雪声剧团,担任导演并主持剧务部,导演了《万里长城》

《李师师》等戏。

   1949 年解放后历任上海军管会文艺处剧艺室副主任、上

海市军管会文艺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副主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团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文化局戏曲改进处副处长、

《上海戏剧》副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

1964 年调北京,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任《戏剧报》副主编。

  1979 年任《人民戏剧》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书记处书记。1985 年起当选中国剧协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兼任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志》编委会副主任等职。

  70 余年里,刘厚生笔墨纵横,创作的剧本、剧评、戏剧研究及散文等四五百篇发表在各大报刊,已出版的著述有

《刘厚生戏曲长短文》《话剧情缘》《戏边散札》《剧苑情缘》

《我的心啊在戏曲(上、下》《暮鼓集》。

   刘老自称:他是“梅花奖的最初有关者和接生婆之一”

“我的心啊在戏曲”第 197 ,并主导组织了一年一度的“梅花奖”评选活动,在戏剧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2019 年先生病逝,享年 98 岁。他把一生奉献给了中国戏剧事业!他为人正直、谦和、勤奋、严谨,堪称楷模!

  2021 年是刘厚生的百年诞辰,为了深切缅怀刘厚生先生、

学习他的学术精神,拟于 2021  12 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纪念刘厚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希望能从戏剧评论、戏曲研究、组织活动、中交流、学风学养等方方面面,深入学 习、探究和总结刘老的艺术成就、学术贡献、人格魅力。会 后,编辑出版《刘厚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一、研讨会组织机构主办单位:

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曲学会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上海戏剧家协会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周信芳艺术研究会

承办单位:

北京昊兴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京剧

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

协办单位:

《中国戏剧》编辑部

《戏曲研究》编辑部

二、研讨会议题:

  1. 刘厚生戏剧理论研究
  2. 刘厚生与中国戏剧事业发展
  3. 刘厚生与中国戏曲改革
  4. 刘厚生与中国戏曲现代戏
  5. 刘厚生与中国戏曲表演体系
  1. 刘厚生的学术成就
  2. 刘厚生的人格魅力

  (以上议题仅供参考。文体不限,论文、随笔、散文、 诗歌均可)

  三、征集刘厚生先生的手稿、刘厚生先生参加各种活动照片、合影照片等相关资料。

  四、文章或文章提纲以及相关资料的电子版,11 月 30 日前发送至公邮 LHSyantaohui@126.Com。请注意:在电子邮件上注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联系人:郑少华(《中国戏剧》杂志,电话 18518762232;

         熊佑宇(北京昊兴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电 18511352128

  三、论文一经征选,与会者的交通费、食宿费,以及稿费,均由北京昊兴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研讨会的人士,昊兴国际公司仅支付稿费。

                                  纪念刘厚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筹备组

                                              2021  9  11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