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十姐妹感人往事 传承十姐妹奋斗精神 《越剧十姐妹纪念文集》首发签售暨出版研讨会日前举行

  • 时间:
  • 浏览:144
  • 来源:爱戏网

重温十姐妹感人往事传承十姐妹奋斗精神

越剧十姐妹纪念文集》首发签售暨版研讨会日前举行

  20213月26——越剧诞辰115周年之际,由越剧艺术、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编辑出版的《越剧十姐妹纪念文集》正式与读者见面。当天下午,越剧十姐妹家属代表、传人及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越剧研究者、从业者代表在嵊州书城、嵊州宾馆先后进行了首发签售仪式及出版研讨会。

  出席首发签售的有越剧艺术主任、该书主编黄德君,尹派传人、本书发起者之一赵志刚,十姐妹家人郑海芽(袁雪芬长子)、范益美(尹桂芳甥女)、陈晓宏(范瑞娟长子)、刘丹(傅全香女儿)、竺小招(竺水招长女)、周小玲(张桂凤女儿)、屠淑华(徐天红女儿)、王小(吴小楼子),以及越剧十姐妹传人张国华、史济华、韩婷婷等。

  签售会上,黄德君主编绍了该书编纂、出版缘起和纪念文集的特色。赵志刚深情回忆了自己与“十姐妹”中八位老师的“亲密接触”,感恩老师对下一代的无私培养。家属代表郑海芽、刘丹亲切地用嵊州方言将来到这里称为“回外婆家”,感谢嵊州人民对母亲的热爱与纪念,希望能与爱越人共同守护文化瑰宝、传承十姐妹精神。十姐妹后代中唯一继承“母亲衣钵”的著名越剧艺术家竺小招则感慨此次文集的出版,将“越二代”们聚到了一起,她呼吁今后彼此增进联系,共同为越剧事业发展出力。

  等待签售的人群中,除了嵊州及浙江地区的越迷外,还有不少人特地从贵州、江西等地赶来。各地爱越小站负责人、戏迷代表及嵊州市城南小学的学也赶到签售现,与十姐妹家人、艺术家近距离接触。

  签售会后,《越剧十姐妹纪念文集》出版研讨会在嵊州宾馆举行。除参加签售会的一行人外,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荣广润、上海戏剧学院原党委书记戴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毛时安、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凌燕、浙江省文化旅游厅艺术处原处长周冠均、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艺术副总监蒋中崎等专家学者和各地越剧院团院团长代表吴凤花、蔡浙飞、郑全、张玲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嵊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汪正浩主持。

  研讨会上,黄德君主编介绍了纪念文集”的出版经历。赵志刚称文集的出版是一次“圆梦”。梁弘钧院长表示文集的出版是上海越剧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对嵊州方面领导对文集出版的重视表示感谢。专家、艺术家代表围绕《越剧十姐妹纪念文集》出版及越剧“申遗”、活态保护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会者纷纷表示:越剧十姐妹是不可复制、不能忘却的一代,携手全国共同传承十姐妹精神,做好越剧论研究工作,是当代越剧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家属代表郑海芽、竺小招也在发言中感谢广大越剧爱好者的十姐妹的喜爱与纪念。

  研讨会最后,嵊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启富发言。他在发言中表示,希望大家坚守初心,弘扬越剧十姐妹精神;坚持创新,不断推动越剧出精品;强化协作,共同推进越剧事业繁荣发展。(轻云)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