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面裙的由来和历史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马面裙
  •   马面裙由来和历史

      马面裙中国古代汉族女子主要裙式之一,前后里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外裙门有装饰,内裙门装饰较少或无装饰,马面裙侧面打裥,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以绳或纽固结。

      1.起源

      马面”一词,现在《明宫史》中:“曳撒,其制后襟不断,而两傍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往两旁起。”但马面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辽,因为宋辽的裙子已经具有马面裙的马面形制了。

      宋代的旋裙是一种功性的“开胯之裙”,为了方便骑驴而设计。旋裙由两片面积相等,彼此独立的裙裾合成,做裙时,两扇裙片被部分地叠合在一起,再缝连到裙腰上。这与马面裙的形制十分相似。

      2.发展

      马面裙在明代开始流行,至清代达到鼎盛。明代马面裙的裙腰多为白色,裙襕较窄,裙褶较密。清代马面裙的裙腰逐渐加高,裙襕逐渐加宽,裙褶逐渐减少。

      马面裙的流行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观念的转变有关。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人们更加追求舒适和美观。马面裙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3.衰落

      马面裙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依旧有人穿着,但随着西式服装的传入,马面裙逐渐被淘汰。

      4.复兴

      进入21世纪,随着汉服运动的兴起,马面裙因其独有的风雅气质,重新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5.意义

      马面裙是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马面裙的复兴,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