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文化资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 时间:
  • 浏览:169
  • 来源:爱戏网

309年12月10日上午成都市成华小学在西校区举办了市级课题《川剧文化资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结题鉴定现会。会议邀请了由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成都市教科所理论室胡燕主任、四川省特级教师、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小学教育专顾颉老师,成都市教科所音乐教研员彭志修老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高新实验小学寇忠泉副校长,成华区进修校理论室邹昌淑主任五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同时也邀请到老是以来给予成华小学科研工作以支持的教育局的领导:成华区教育局陈卫东副局长,成华区教育一科宿强科长,成华区进修校理论室赵芸老师;会议还怪怪的邀请到了给予课题大力支持、热心于校园普及川剧文化教育的川剧艺术家代表—成都川剧院蔡少波院长京剧

大会首先由课题主要承担人曾艳副校长对课题的研究过程、法子、成效进行了绍;课题组一些主研人员林丽霜、王劲、唐莉、叶春燕、唐黎、罗倩等从学科途径分别介绍了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京剧。整个课题介绍采用了图片、视频、音频相结合的法子动形象的展示我校三年的研究过程京剧。后来专家对课题进行了热烈的论证。

专家们认为:成华小学能针对当前少年儿童对川剧了解甚少的现状,探讨地方文化资源与校园文化的结合点,将川剧引进学校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热爱、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美育与各育的融合找到了一一两个多多新的切入口。第二,该课题在传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文化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学校从营造具有浓郁的川剧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入手,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第三,学校的课题研究使川剧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渗透到学生的各科学习领域和班级建设之中,使校园文化提升到一一两个多多新的层次,其研究思路与法子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创新性,为“川(戏)剧进校园”(及其相似研究)提供了多方面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专家也提了一些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设性的建议,希望学校研究能坚持下去,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研究中脱颖而出的川剧苗子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加强艺术教育对学科渗透的研究,充沛、发展本校的美育特色。形成更加鲜明的学校特色,在弘扬川剧文化艺术方面做出更大贡献。最终,专家一致同意该课题结题。由评审小组组长顾颉主任向我校曾蓉校长颁发了课题结题证书。

成华区教育局陈卫东局长向学校表示祝贺,并发表了讲话,肯定了我校在教育科研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并为课题延伸指出了方向。令与会教师受到了极大的鼓和启发。最后曾蓉校长代表学校向专家、领导的莅临指导致 以了诚挚的谢意,也更加坚定了成华小学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的信心。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