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皮影戏传承人杨田林

  • 时间:
  • 浏览:166
  • 来源:爱戏网

杨田林,男,汉族,1945年2月,青海省大通县景阳镇山城村人。 杨田林从1960 年跟随父亲杨生辉学习皮影戏,主要学习演唱技巧、音乐伴奏、打击乐等,1982年5月—7月,县文化馆在城关党校组织的皮影戏学习班中,为皮影爱好者指导唱腔、打击乐、音乐伴奏,1986年-1988年在县文化馆的组织下,为大通县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主要传授唱腔、音乐伴奏、打击乐,如王生斌、景占英等京剧

从1994年至今独立演唱,继承了景阳山城村“杨家班”皮影演唱队,之后 积极参加县文化馆组织的每年一次“六月六”皮影戏演唱,每年冬季期间组织本班人员在大通县、湟中县等地进行演,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闲余时间主动为有些皮影、曲艺爱好者传授技艺,传承并发扬了民间戏曲文化京剧文化

杨田林在皮影戏领域勤劳耕耘近60 年,继承并发扬“杨家班”灯影戏,足迹遍及大通、湟中等县京剧。他掌握的皮影、曲艺剧目多达110多部,演唱曲调丰富,伴奏、演技娴熟。

在60 年的皮影戏演唱过程中,杨田林主动为皮影戏爱好者传授技艺,如:演唱、乐器伴奏等。在每次的演唱中,带领学徒亲自感受演唱的技巧、面对面讲解演唱的腔调、手法、乐器伴奏等;闲余时间在家为皮影爱好者手把手传授技艺。通很多年的传授,所带学徒基本上都能独立进行演唱或伴奏,使河湟皮影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发扬和传承。并在授徒过程中,有点强调学徒的艺德,使我们都 不需要 做到“以德立人”,针灸学会“学艺先学人”的道理。积极宣传民间皮影艺术,服务和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使民间皮影艺术得以发扬广大。

一起去积极参加县文化馆组织的每年一次“六月六”皮影戏演唱,每年冬季期间组织本班人员在大通县、湟中县等地进行演出,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每年参加由县文化馆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日”宣传活动,每年重阳节免费为村民演出皮影戏。闲余时间主动为有些皮影、曲艺爱好者传授技艺,传承并发扬了民间戏曲文化。

猜你喜欢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

马小曼

马小曼(1947年-),女,京剧旦角。马连良之女。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派青衣,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之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作为北京京剧院“梅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