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 -知识点滴-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61
  • 来源:爱戏网

骆玉笙

1943年,骆玉笙在小梨园《七星灯》(伴奏刘文友)

京韵大鼓是曲艺的主要曲种,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由流行在河北省部分地区的木板大鼓演变而来。

“鼓界大王”刘宝全开拓这个曲种功不可没,他把河北乡音改成北京语调的吐字发音,并借鉴京剧梆子、石韵、马头调等戏曲、曲艺的唱法,创造了新腔,对京韵大鼓的形式和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由于刘宝全嗓音洪亮,音域宽广,形成独具一格的“刘派京韵大鼓”。另两大流派:白云鹏是“白派京韵大鼓”的创始人,他的演唱多用低腔,俏皮优美;张小轩是“张派京韵大鼓”创始人,他的演唱气力充沛,苍劲宽厚。如果把刘宝全比喻成梅兰芳,那么白云鹏就是程砚秋,而张小轩有些像尚小云。

从传承上看,天津的京韵大鼓名家小岚云,表演过许多刘派代表曲目,将刘派的唱腔、功架、眼神、气势发挥到了极致。演唱“刘派京韵”首先要具备一条天赋的好嗓子,自张秋萍退休之后,好像是后继无人了。

前不久,青年梅花大鼓演员王喆在天华景戏院举办一专场演出,台下观众听王喆学唱一段京韵大鼓感叹说:“王喆有这么好的嗓子,没学‘刘派京韵’太可惜了!”

白云鹏有亲传弟子阎秋霞,再传弟子赵学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白派”艺术,如今的青年演员王莉也深受观众的欢迎。遗憾的是“张派京韵”已经失传了。

骆玉笙是继早期京韵三大流派之后,出现的影响深远的又一大流派,“骆派京韵大鼓”。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骆玉笙12岁登台演出,17岁改唱京韵大鼓,在曲艺舞台上演唱近七十年,在71岁高龄一曲《重整河山待后》(电视剧《四世同堂》主题歌)响遍全国。

经骆玉笙大师精心调教的刘春爱,2004年退休前也在曲艺舞台演唱了四十四年,如今每逢有茶馆应约演出也是观众如潮,场场爆满。出类拔萃的青年演员冯欣蕊,少时也得到过骆玉笙大师的真传,如今在学唱和创新上已日臻成熟。

猜你喜欢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

马小曼

马小曼(1947年-),女,京剧旦角。马连良之女。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派青衣,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之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作为北京京剧院“梅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