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玉霜与白玉霜 -往事钩沉-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81
  • 来源:爱戏网

大白(白玉霜)与小白(小白玉霜)都是在天津成长起来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评剧演员,她们同为评剧史上重量级的人物。

大白玉霜在一个唱莲花落的艺人家庭,本名李桂珍,14岁改学评剧,师父孙凤鸣(艺名东发亮)给她起艺名白玉霜。她身材高挑,扮相俏丽,以特有的低回委婉、韵味醇厚、细腻传情的唱腔倾倒观众,在评剧舞台上独树一帜,时称“白派”。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红极一时,1935年曾到上海演出,并拍摄了一部反映评剧艺人生活的电影《海棠红》,轰动大江南北,被誉为影剧双栖明星,后又被冠以“评剧皇后”称号,对评剧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然而她个人的命运却十分凄惨,养母兼班主只把她当成摇钱树,根本不顾及她个人的健康与情感,她一生未正式结过婚。在上海演出时,因与戏班乐队中一个打铙钹的相好,二人从沪上偷偷返回北方。在这惊动津沪两地“白玉霜辍演私奔”风波中,意地成全了一个小白玉霜。

小白玉霜是大白玉霜的养女,原籍山东莱州,四五岁时被卖给大白玉霜家,随姓李,起名再雯。她从小跟随在白玉霜身边,深受乃母艺术熏陶,14岁时正式登台,为白玉霜演“里子”活,即二路角。白玉霜从上海私奔,戏班难以履行演出契约,在危急时刻,同仁们力挺她担纲,打出了“小白玉霜”的旗号,不仅使白剧团化解了危机,也为她在评剧舞台上的崛起提供了契机。1942年,白玉霜因患子宫癌晚期不治,年仅35周岁就苍凉辞世。弥留之际,殷切地嘱咐养女要为李家掌好门、唱好戏,千万别虚度时光,耗费青春。大白玉霜病故后,小白玉霜义无反顾地挑起了重担,组建了以她为领衔主演的“再雯社”,成为上世纪40年代天津颇具实力的一个评剧团体。

新中国成立后,小白玉霜到了北京,成为中国评剧院的主演之一,她根据自身条件,发展和完善了评剧“白派”艺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951年10月,正以演出《小女婿》而红遍京城的小白玉霜,受到特别邀请,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在一次大会休息时,她正与越剧演员范瑞娟在怀仁堂外的草坪上散步,突然,毛泽东主席大步走过来。毛主席握住小白玉霜的手,亲切地说:“我认识你,你是小白玉霜。你说说,这大白玉霜和小白玉霜有什么不同?”此时小白玉霜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虽然她当时没有回答出毛主席的提问,但事后经过深深思考,终于悟出自己和养母最根本的不同之处,是新旧社会戏曲艺人的两重天地。自己只有加倍努力,把艺术献给时代、献给群众,才不辜负领袖的关怀和人民的期望。

猜你喜欢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