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女小生兴起于津 -往事钩沉-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33
  • 来源:爱戏网

评剧演员早期为清一色的男伶,自冀东传入天津后,才渐渐吸收了坤伶,形成了男女同台局面。与此同时,也相继涌现一批女小,丰富了评剧行当格局,呈现出多彩面貌。

评剧女小生中首屈一指的桂宝芬,她幼年学过京剧河北梆子,后改工唱评剧小生,曾与评剧四大流派创始人之一的刘翠霞配戏,充分发挥了女演员嗓音高亢的优势,与刘翠霞唱同调,在声音上匹配得当,韵味浓烈,成为评剧史上生的绝配。由于她涉猎过多种艺术形式,在表演上也非常考究,不仅形象漂亮,而且做派潇洒,举手投足都具有程式规范与艺术的美感。天津解放前夕,她与评剧名伶鲜灵霞搭档在南市燕乐戏院演出,具有较强的叫座能力。她在《吕洞宾戏牡丹》中扮演的吕洞宾、在《雪玉冰霜》中扮演的商林、在《败子回头》中扮演的王俊峰、在《花子拾金》中扮演的花子等最为出色,尤其是《败子回头》一剧商人之子王俊峰落魄后遭妓女花玲冷落时唱的“王俊峰见牙齿”一段二六板,悠扬婉转、优美动听、独具风格,成为评剧男腔的经典,一直为后学者所效仿。

爱令君也是一位颇具艺术才华的女小生。她出身贫苦,幼年随评剧艺人赵月楼学戏,专门给评剧四大流派创始人之一的爱莲君唱小生。嗓音宽厚明亮,文武皆擅。在爱莲君走红津门时期所常演的《于公案》、《庚娘传》、《李香莲卖画》等剧目中,均由她为之扮演主要生角,二人合作默契,配合严谨,对评剧“爱派”的形成与传播功不可没。爱莲君英年早逝,剧团失去了顶梁柱。爱令君临危受命由唱小生改唱旦角,成为剧团的主演,在天津评剧发展史上是仅有的一位生旦两行皆精的“双挑”女演员。

袁凤霞也是评剧观众较为熟知的一位优秀女小生演员。她初始在津拜评剧艺人夏春阳为师学旦角,因她身材高挑,平素言谈举止男性化十足,后改学小生,先后傍新翠霞、花月仙、鲜灵霞等演出,在演唱上以宽厚明亮、清脆甜美著称,出色继承了桂宝芬的演唱风格,深受观众喜爱。上世纪50年代初与鲜灵霞合作,在现代戏《刘巧儿》中饰赵柱儿、在《巧玲与发祥》中饰演发祥、在《白毛女》中饰大春等角色,颇具阳刚之气,丝毫没有女性的痕迹。后调往北京,曾与李忆兰合作演出《张羽煮海》一剧,创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对爱情忠贞不渝古代青年张羽的艺术形象,戏中张羽在“问海”一思念龙宫琼莲公主的抒情唱段,声情交融,精彩动人,曾广为流传。晚年在中国评剧院从事教学工作,为培养新人作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

马小曼

马小曼(1947年-),女,京剧旦角。马连良之女。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派青衣,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之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作为北京京剧院“梅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