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江花红胜火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59
  • 来源:爱戏网

中央实验话剧《灵与肉》,是刘树纲根据美国进步影片《卖灵肉的人》改编的。编导一改电影中那种沉闷的基调,代之以清新明快、浓郁抒情的色彩,使人耳目一新。

“理”的升华

好的文艺作品,总是蕴涵着某种活的哲理,给人启迪。影片《出卖灵肉的人》,通过青年拳王的故事,阐述一个富于哲理的主题:人的灵魂、人的尊严比金钱更宝贵。由于时代的、阶级的局限,这个“理”在影片里没有闪射出应有的光华。

话剧抓住了影片中这个闪光的内核,在人物关系、情节和细节上,甚至在挖掘男主入公的内心矛盾和痛苦的表现手法上(比如采用回忆、幻觉等艺术处理),都有意识地强化这个主题,使其更富于哲理性。尤其是黑人老拳王彭·却浦林这条情节线的加强,对主题的深化起了重要作用。他的悲惨遭遇不仅直接影响到男女主人公爱情的波,而且也是青年拳王却利灵魂觉醒的一副催化剂。他被资本利用和出卖的命运,既与青年拳王鼎盛时期恰成对照,也预示着青年拳王的将来归宿。老拳王的愤怒而死和新拳王的幡然醒悟,都是向“金钱万能”社会的控诉和挑战。

“我们是拳击手,我们的灵魂和肉体决不出卖!”彭·却浦林临终时说的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敲击着观众的心灵,使人们思索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情”的抒发

好的文艺作品,必然要描写人的感情。没有情的作品,感染不了人。话剧《灵与肉》,抒情是其鲜明的特色。刷中尽情地抒发了父母儿子之情,邻里朋友之情,男女爱恋之情。

却利和碧琪的受情,波澜曲折、有声有色、真挚感人。对他们的纯洁爱情,不仅放在为金钱和利欲而角逐的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中来歌颂,而且把它描写戎是劳动人民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同呼吸、共命运的产物。正是在这种美与的对比、善与恶的搏斗中,酣畅淋漓地宣扬了劳动人民高尚内道德情操和他们的人青美、人性美。这是对电影的一个重大突破。从而成功地塑造了碧琪的“出污泥而不染”的美丽忠贞的形象。因而抒情也就具有了更高的价值。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