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荆钗记》的心灵美谈起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136
  • 来源:爱戏网

人们为什么喜欢王十朋而憎恶陈士美?因为这两个人物的心灵有美与之别,形成了鲜明对比。

人们为什么同情秦香莲而又赞美钱玉莲?这两个女性虽然各自的遭遇有幸与不幸的差异,但是她们对待爱情坚贞不渝、不为恶势力所屈的心灵之美,却是共同的。

最近,北方昆曲剧院根据宋元南戏改编上演的《荆钗记》,深刻揭示了这种心灵美。

原著写的是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它歌颂了状元王十朋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毅然拒绝了相府的招赘,表现了“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能高尚情操。在封建社会里,人民希望那些身贫寒,后来爬上统治阶级地位的知识分子,能有这种美德。王十朋的心灵和行为美,符合人民的愿望。多少年来,人们把王十朋作为一个美好的典型形象,而对陈士美则必欲置于包拯的铜铡之下而后快。王十朋、王金龙……和陈士美、王魁……各自所得的赏罚,表现了人民的爱憎。钱玉莲信任知己,反抗封建买卖婚姻和豪强的欺凌所表现的斗争精神,也引起了人们对她的遭遇的深切同情。人民是公正的裁判者。

《荆钗记》原是宋、元流行的民间戏曲,后来经过许多文人的不断加工,有所丰富,也有所歪曲。我们现在读到的古本《荆钗记》,多是明代文人的改编本。从较早的影钞明刻本《王状元荆钗记》《六十种曲》本和《南曲九宫正始》所录曲文看,都保留了基本情节,但比较而言,前者较少庸俗的科诨和猥亵的描写;后者则往往掺入了较多的封建说教。元人柯丹丘写定之后,由于明朱权的修改,加重了封建伦理和迷信思想,损伤了它最初在民间流传时的本色

北昆的演出本大胆地剔除了封建性糟粕,深入挖掘人物的心灵美,力求子精炼,恢复原著本色;而且在舞台面貌上有所革新,音乐曲调保持了昆曲特色,舞台美术也与昆曲的风格相协调,为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提供了经验。

在我国古典名著中,表现人物心灵之美的不少,但它们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即使名著也难免有历史局限,掺杂一些封建糟粕,有待整理和清除。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和创作新的历史剧、现代戏、是并行不悖的。历史剧、现代戏都应提倡革新,但革新不应削弱本剧种的传统艺术特色;而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又应切实注意剔除糟粕,发扬精华,开创新的境界和面貌。昆剧《荆钗记》在推陈出新方面的成绩值得重视。

此戏还有加工余地。有的重点唱段如“投江”、“双祭”等场,人物感情抒发不够充分、酣畅、影响对人物精神境界的深入开拓,如能进一步润色和锤炼,就更好了。

猜你喜欢

国家京剧院王越荣获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王越,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工铜锤花脸,宗裘派。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戏曲领军人才。民盟盟员。师从窦国启、何

2025-05-22

现代京剧《超级外卖》首演暨葛宇航烈士牺牲15周年纪念活动在聊城举行

缅怀烈士功绩,弘扬“宇航精神”。5月14日下午,现代京剧《超级外卖》首演暨葛宇航烈士牺牲15周年纪念活动在聊城市京剧院举行。葛宇航烈士父亲葛令森、母亲高艳出席活动。国内首部消防

2025-05-15

福建京剧院武生李哲赴沪“竞梅” 折子戏专场

”近日,福建京剧院武生演员李哲以“武韵风华”京剧折子戏专场竞逐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京剧折子戏专场于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精彩上演。据悉,李哲以《林冲夜奔》《十八罗汉收大鹏》及新编

2025-05-15

what are the props always seen in peking opera

InPekingopera(Jingju),propsareminimalbuthighlysymbolic,usedtoenhancethestylizedperforman

2025-04-18

how are onstage characters in jingju beijing opera classified

InJingju(Beijingopera),onstagecharactersareclassifiedintofourmainroletypes,eachwithdisti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