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颗晶莹的明珠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85
  • 来源:爱戏网

莆仙戏《状元与乞丐》福建省莆仙戏二团的《状元与乞丐》,在艺术上给人以很大的满足。这是该古老剧种继《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之后最近创造来的艺术精品,在福州等地已连演一百五十余,蜚声全省。最近来北京演出,依然受到赞誉。

《状元与乞丐》是根据传统剧目《丁花春》改编整理的,写丁氏兄弟间年同月同日各一子,因时辰不同,舅父便断定一个是“状元命”,一个为“乞丐命”。故事就用对比的手法围绕着两个孩子不同的命运展开矛盾,刻划人物。究竟这样的说法有没有道理?丁文龙与丁文凤的实际遭遇又是怎么样?便紧紧吸引了观众的关注。改编者以崭新的观点,对原本中文曲星下凡等封建糟粕加以清除,在保持鲜明的个性、曲的情节的基础上,反其意而用之,使改编本有可能成为破除封建宿命思想的佳作。

为了形象地说明宿命论的荒诞与破产,改编本真实可信地写出了命定为“状元命”的丁文凤如何在母亲的溺爱、赌场的感染等条件下,堕落为社会渣滓;而命定为“乞丐命”的丁文龙却在家庭破败,母亲含辛茹苦地培育,和塾师的精心讲授下,发愤攻读,终于完成了学业,取得了不平常的成就。两个家庭环境本来很相似的孩子;在不同的社会、家庭教育下,竟然出现截然相反的结局,这就必然引起观众的深思:对家长来说,如何才是真正的“望子成龙”;对孩子来说,应该树立积极向上的志气;而家庭、社会环境的薰陶更为重要,真不能不慎。这一切道理紧紧结合两个家庭、两个孩子的身世错综复杂地自然流露出来,显得情趣盎然,十分熨贴。无怪莆田地区的不少机关和学校纷纷要求包场观看,个人票也十分紧张,上座终始不衰。

《状元与乞丐》的可贵之处还在于艺术上的精雕细刻。莆仙戏产生于宋代而繁盛于明代,有五千多个传统剧目和成套的表演程式,单是曲牌就有上千种,特点十分突出。该剧行当齐全,有生、有、有、还有各种各样的,每个角色都有足够的表演机会,传统的旦角蝶步运用得淋漓尽致。“学馆书声”一场多样性格的学童聚集一堂,既表现出嬉戏天籁,又在授课联句之中展示出各自的志趣,生活气息浓郁;“妯娌教子”一场,文龙、文凤的母亲以自己的独特理解影响孩子,言简意深,特别是文龙与母亲柳氏的对唱,紧紧结合困厄的处境,情由心生,常常取得催人泪下的极妙效果。全剧构思新颖,不落俗套;场次安排,冷热搭配,丝丝入扣,渐趋高潮;语言传神、唱腔优美,演员阵营齐整,各得其所。小剧团飞出了金凤凰,值得学习。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