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探索 力在出新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 时间:
  • 浏览:97
  • 来源:爱戏网

京剧《李清照》,舞台现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其特点是:

第一:为了取得舞台画面的统一,全剧采用了装饰台口的处理方案。台口轮廓形象犹如一朵盛开的海棠花,兰灰底色上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白色海棠花,大一拉开,使人犹如置身于落缨缤纷的春景当中。选择海棠花作贯穿全剧的统一视觉形象,是有寓意象征的,同时又脱俗于真实的写画稿而是大胆变形,艺术排列,似与不似,起到一种装饰美化作用,适应了各个景之变化。

第二:由于《李清照》是新编历史京剧,不便简单地用一桌二椅传统处理办法,而必须以新的形象,适应人物情景的需要。舞台上出现的石墩、石桌、书几,画缸…等大道具形象,有机地和场景结合在一起,改变了新景旧道具不协调的现象。

第三:舞台美术创作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创造典型环境,选择景物形象,又如何去塑造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揭示尉情,拱托人物,渲染气氛的直观反映,是把观众引入尉情的桥梁,是艺术美的具体化。

《李清照》第一场梅园春暖,比诗择亲,布景是紫蘸覆盖下的中国园林一角,采用中国墨线勾勒的工艺手法,紫藤、黑瓦、白墙、栏杆构成一辐清新淡雅的中国宋代界西的意境。

第三场清照新婚,意密情酣,大胆地采用了窗格作基本衬景。前景点以书几、西缸,尽力渲染“书香”的环境。尉透的窗格和窗映在兰天下清翠欲滴、绿肥红瘦的几支海棠花,把蒸尔新婚的喜悦心情升华到一种特有的婉丽清秀的意境。

第七场,玄武湖畔,劫后重逢,是一场外景。李清照南渡寻夫,悲愁交感,踏步秋湖,舞台上倾下一枝萧疏的桂树,在冷为秋风中摇摇曳曳,残断白玉雕栏在寒光映照下冷冷清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第九场,黄昏细雨,睹物思人,李清照重整金石录,寄宿庙中。这是内外景兼有的处理,庙是点衬因而形象不大,而着力渲染的是外景,巨大的天幕上出现了被愁云阻隔的山河,有如宋代一幅山水长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窗外的梧桐在黄昏细雨中婆婆娑婆。国愁与家愁,同时涌上李清照的心头。戏就在这种感慨,千种渴望当中结束了。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